霍家的事情要从二十多年前说起,当时霍廉还尚在襁褓中,在百日宴时被仇家偷走一直没找回来,一直在外漂泊。
后来霍仁海陆陆续续又有了两个儿子,他也曾难消沉过一段时间,但等三儿子出生时抚平了他内心的伤痕,等有了四儿子他就更是不再惦记被偷走的老二了。
他觉得他大概是已经死了,活着的人总要过好自己的日子,但当一家人其乐融融时那失踪已久的二儿子却被找回来了。那年他大概十五六岁,满身戾气,与大街小巷里转悠出来的痞子并无两样,提着手中刻着“霍廉”二字的玉佩找上家门。
霍仁海给自己的定了个规矩,四个儿子按照孝廉清正来取名,每人都有一块刻着名字的玉佩,那是他亲自找老师傅订做的,也是他亲自戴在霍廉的脖子上的。他仔细瞧了瞧,的确是真的。
一家人高兴归高兴,只是霍廉从小又不跟他们在一起生活,在外不知怎么染上的一身又狠又痞的习气,父子兄弟之间难免有嫌隙。
霍家内部真正变成一盘散沙,是在大儿子霍孝的离奇死亡之后,那时正是霍廉回到霍家的第一年,霍孝在一辆火车上遇难了,有人猜测是霍廉这个外来者想要霸占霍家,于是设计害死了他大哥。
原本的无稽之谈传来传去总有人信以为真,大概霍家人心里总有个疙瘩。
霍仁海从未出面澄清过,这在众人眼中无异于是等于默认了。
虽然明面上也没发生什么,但不久之后霍廉再次离开了霍家,常年在外不知做什么。三儿子霍清则是喜欢装神弄鬼,整天呆在教堂里。四儿子就是霍正了,凡是跟人沾边儿的事他一点也不做,抛下老父竟然来了江北。
常安原本还想问问霍廉的故事,因为她觉得很有传奇性,但霍正喝多了,说了这么多也累了,大手一挥倒头就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