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才只是用了一些既定话术,当然,他能够这么快就清醒过来也是跟他自己本身的心理状况有关系的,我只是引导着他找到了逃避刺激源的方法。”她有一搭无一搭的解释。
邓离离其实并没有危机干预的实战经验,不过她曾经观摩过一个资深心理老师危机干预的全过程。
那时候她还在国外上大学,学校出现了一起学生企图跳楼自杀的事情。
她的导师临危受命去做危机干预,她也恰巧就在一旁观摩了全过程。
相比较而言,那一次的情况会更严重一些。
他们抵达的时候,那个红头发的女中学生已经站在了顶楼的天台上,而且一只脚跨到了护栏的外面,情势十分紧张。
导师运用的就是刚刚那些话术。
先自我介绍,然后运用登门槛效应和对方索要两分钟的交流时间。
并在短暂的沟通当中迅速了解对方想要自杀的原因,先共情,然后再帮她找到逃避刺激源的办法。
那名女中学生是因为被继父殴打所以想要自杀。
导师了解过后,先是安慰一番,然后问她:“等你长到20岁,你的继父还会打你么?”
女孩想了想:“姐姐18岁就被要求离开家自己出去住,我可能也会。”
“那你为什么不享受一下18岁以后没人约束的人生呢?”
不多一会儿,那名少女就被劝了下来。
邓离离当时内心受到了极其强烈的震撼。
而头发花白的外国老头则哆嗦着擦了擦手心里的汗,一字一顿的告诉她:“这世界上真正想要自杀的人并不多,你只需要帮他找到活下去的理由,就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