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绿看到采蓝默不作声地离开, 抿了抿嘴角。
她知道采蓝的心思, 其实女孩儿家的心思并不难猜。像采蓝这样性子冷淡的, 很少会主动去关心什么人。只有姑爷是个例外。从前在梅府的时候,姑爷晚归,或者有个头疼脑热, 采蓝都会在意。当姑爷在小姐房中时, 采蓝也会不自觉地走开。
这样的心思, 连小姐都看出来了。所以总是避免在采蓝面前提起关于姑爷的事,怕她不舒服。其实采蓝也没什么坏心思, 单纯在情窦初开的年纪,恰好遇到了一个自己倾慕的人而已。
如果那个人曾给过她暗淡生命里难以企及的温暖, 会变得更加珍贵。
采绿并不知道采蓝的整个故事, 只是莫名地有点感同身受。
她不自觉地又开始叫姑爷了。离开京城这段日子, 就像做梦一样。她一直觉得, 姑爷早晚会来接小姐的。他肯定不是真心要跟小姐分开。
只是后来时日长了, 这份希冀就有点要被浇灭的意思。
其实大户人家的小姐身边养的大丫鬟, 最后十有八.九是充给自家姑爷做妾的。一来肥水不流外人田,二来知根知底的好掌控。采绿刚开始也以为是这样, 可小姐从没有表露过要她做妾的意思,反而一直在给她灌输一些要找个自己喜欢的人,正儿八经做妻的念头。
而且采绿很明白,小姐和姑爷之间, 是容不了别人的。
采绿记得,在小姐还是个半大的小丫头时,姑爷就很宠着她。一年到头自己只穿两身衣裳,生病了就研究医书,去药房拿药,舍不得多花钱。但给小姐花钱,眼睛都不会眨一下。没多少月例,就去给人做工,赚来的钱全都给小姐买吃的玩的。
而小姐呢,照样花姑爷的钱,但时不时送他文房四宝,各类书籍,全都是又贵又难买的东西。小姐为了姑爷能专心读书,还收拾个宽敞又明亮的书房出来,临湖又安静。书房里的书比苏家的几个少爷还全,笔墨纸砚也都是最好的。姑爷中了进士那会儿,小姐还开玩笑说,这里头也有她的一丢丢功劳。
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对对方好,而且一好就是十多年,这份相知相守的感情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只不过后来不知哪里出了岔子,才变成现在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