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跟苏宝田和周芸年两人打了声招呼,便一起出了门,她要在周边逛一逛,顺便查看一下周围的地形、道路和商铺,都能做什么营生。
且走且逛,从钱庄出来,两人打问到城中最热闹,最繁华的街区,进去看了看,什么样的铺子都有,什么样的营生也都有,但却没有适合他们做的营生。
临近午时,两人在街边摊上吃了碗馄饨,裴川话多,吃着便和卖馄饨的摊主聊了起来,他刻意奉承,摊主是个年纪花甲的老者,见他是个孩子,说话又好听,句句说到人的心坎上,对他十分欢喜,忍不住又多盛了几个馄饨给他吃。
一老一小的聊的很是热乎,苏桐听的都差点忍禁不住的笑出来,裴川这个熊孩子,嘴巴也不知道怎么长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什么人都能聊的来。就连上次护送他们来奉贤府的魏世超,都和他聊的很投机,还给他留下了地址,让他有时间了去寻他。
逛了一天,两人也将周围的情况摸得清楚了点,他们如今住的那条街道叫来客巷,西面隔上一条路是文渊巷,住的大多是读书人家,或者小官小吏、日子都过的不错,北面的巷子住的人杂乱些,大多是码头的扛包工,鱼贩、和贫民百姓,又被称作是贫家巷,南面是一家大户人家的宅院,院子大的将整个街道都占满了,东面就是主街道了,两旁的店铺应有尽有,一直通城里面。
而让她感到意外和惊喜的是,离来客巷十多里的地方有家书院,叫青山书院,各县的学子都在此学院求学,而且每年的府试、乡试也都在此地举行。
离来客巷七八里便是奉贤府城的海湾集码头,平日里贫民巷的百姓大多在码头讨生活。
裴川走在最前头,带着苏桐顺着码头走了一遍,跟码头上挑担装卸货物的打问了一下,才知道码头这边所有的船只货物装卸都有各自工头管理,还要到卫所上人头契税,不要零散工人,他打零工的想法还没实施便断了。
苏桐看着他一脸稚气的模样,暗自叹息一声,她能猜测到,裴川是想攒盘缠银子,苏家太穷了,他不好开口借,想靠自己想办法筹集,但他一个满脸稚气的半大孩子,能做什么工挣钱呢。
不过,他不开口,苏桐便装作什么也不知道,对于苏家多出的两个人,她不是没有想过办法,香枝是个女子,在外行走不便,裴川还是个孩子,更是赵俊生放在苏家的,不能丢到一边不管,在赵俊生没回来之前,他还在苏家住着吧!
不管裴川在外表现的如何刁钻,他嵌在骨子里的那种与声俱来的气势是骗不了人的。
他是个非常聪明懂得隐藏的孩子,苏桐觉的自己看人的眼光一向很准,裴川的来历不凡,她不想带着苏家人多掺和进去,一切随缘吧!正巧苏家现在也需要个半大小子跑路探门的。
两人将周围的环境都摸透了,感觉赵俊生选的位置还是很好的,虽说宅子在巷子里,但离主街道都不远。采买东西也走不了多远的路程,七八里,十来里路对走惯了山道的她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