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有人抬着一箱子出来,他又好奇,一路跟着,在无人之际趁机打开了箱子。
是李晖的尸首。
李晖一死,他立即想到了太子妃,迫不及待地赶了回去。
没成想,太子妃跟着贵妃一道离开了,事情发生,他就给太子传了话。
太子智谋无双,肯定有办法救回太子妃,他便再度折转回去,趁着箱子还没有送出宫就将人拦了下来。
李晖的尸首被他送去了太子面前,他得了御前伺候的差事。
从回忆中抬首,对面的女子也看了过来,他伤得太重就没有起身,开口就道:“李晖是太后杀的。”
周云棠微微一惊,是太后啊,她还以为是贵妃呢。
想想也是,贵妃并没有太大的能力动太子的近臣。
她笑道:“太后杀了陛下的心腹,我不生气。”
闻来解释道:“太后知晓贵妃会去劫持您,怕李晖碍事,就将他杀了,可惜了,陛下也不会高兴。”
太后不大聪明,办事也不会办。
周云棠扬唇浅笑,道:“她本就不聪明,以后你就留在中宫,今日我就搬去中宫了,养好伤就过来。”
“娘娘为何留臣?”闻来奇怪。
周云棠叹道:“因为你聪明,也因为你听话。宫里不缺听话的人,缺的是又聪明又听话的人。”
也正好用闻来解了周李两家的心结。
这局,她不亏。
太后若是再作,就是自食其果。毕竟李晖的死,秦昭可不会简单地忘了。
****
中宫翻修后与以往大不相同,是按照周云棠的喜好。隔间的偏厅被改成了书房,周云棠一日倒有大半日的时间在里面。
秦昭偶尔会来留宿,立后之后,群臣就催促纳妃。
孝期过后,除宁王外的藩王都离京就藩。
安心过了数日后,元周两家再度联姻了,皇帝亲自下旨赐婚。
秦昭来时,周云棠坐在南窗下,手中执笔,目光沉凝,发间步摇上的珍珠迎着光,熠熠生辉,映得那张小脸尤为莹润。
“你倒清闲。”
周云棠直起身子,将笔搁置在笔架上,道:“太后不寻我麻烦,自然清闲。”
“我来同你说说云渺的事情。”秦昭瞧了一眼案上的画,山水清雅。
周云棠来了兴致:“留了宁王,想说与他有关?”
“阿棠越来越聪明了。”秦昭故作夸赞道。
周云棠回道:“陛下心情不错?有甚喜事?”
“无甚大喜事,就是查出些源头。阿棠,你可知相生相克之力?”秦昭故弄玄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