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墨的拇指指腹转磨着无名指上的羊脂玉约指,声音不疾不徐,低低沉沉,潺潺如流水,在两人沉寂的氛围之间静静淌过。
他说到此处停了下来,垂眸看着面前的吴枕云,默默等着她说话——他想听。
她说:“我不知道。”
吴枕云接了话,语气很不好,但对赵墨来说已经足够了,至少她还愿意和自己说话。
赵墨明白她还想听什么,转磨约指的手停了一下,垂眸看着她,久久之后,才终于说道:“孙浩和刑部之间的交易就是孙浩将刘青伊交给刑部,而刑部会在科考场上帮他徇私舞弊,孙浩答应了刑部。”
孙浩是等孙德正案水落石出之后才与刑部交易的,此时孙浩已经在国子监被盛都府衙差日夜看守着,他的所作所为赵墨绝对是知情的。
从孙浩身上既能拿到刑部徇私舞弊的证据又能找到张复案的刘青伊,赵墨自然将计就计,顺水推舟,一石二鸟。
“孙浩既答应了刑部自该守口如瓶,那他为何会将刘青伊这个人和刘青伊的下落一并告诉赵知府?”吴枕云骤然冷声,问他:“赵知府与孙浩之间又有什么交易?”
“交易?”赵墨冷厉道:“他的性命。”
第54章 我原本没想回家的
赵知府何许人也,怎么可能与孙浩这种人做这种交易。
孙浩在国子监受盛都府衙差的看守,赵知府想了断他的性命易如反掌,根本不需要与他多说半废话。
交易这种事孙浩还不配和赵知府谈。
吴枕云想到这里,冷笑一声,微微作揖道:“赵知府不愧是赵知府,手段了得,下官甘拜下风,佩服佩服。”
赵墨:“吴枕云……”
吴枕云静静看着他,“还有呢?”
赵墨望向她的杏眸,道:“本官知道秋寺卿想保护刘青伊。”
吴枕云真正过不去的不是赵墨监视和利用孙浩,更不是科场舞弊,而是赵墨让刘青伊到大理寺投案自首。
“那你为什么要让她来投案自首?”吴枕云尽量平稳自己的情绪,压低声道:“秋先生宁愿自己入狱都不愿把她牵扯进来,你为什么要让她暴露在众人的审视和议论之下?为什么要让她走到律法高举的铡刀之下,赵知府,她才十三岁,案发时她不过十一岁,她只是想摆脱张复带给她的噩梦,从八岁到十一岁的噩梦,她做错了什么?”
赵墨沉声道:“她没有做错,错的是律法。”
吴枕云将尖锐讽刺的话强行咽了下去,淡淡道:“所以我们高高在上的赵知府想利用一个刘青伊来向陛下上书谏言,修正添补一条公平公正,万民所向的律法,是吗?赵知府心存高远,下官远不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