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莲菡今次全是为了几个哥哥着想,谁知道出了力,在外头受了气,回来还要受长兄的埋怨,一时之间,只觉得天都塌了,眼泪立时就流了下来,恼道:“什么叫我脾气大?大哥,你究竟胳膊肘要朝哪里拐!她蛮横无理就算了,你怎么也这样不讲道理!”
傅令明见得妹妹哭,哪里还敢说什么,连忙指天发誓道歉,又自认错了,再把沈念禾从里到外挑了无数毛病,过了好半晌,才把妹妹哄好。
只他回去的时候,脸上却有些不太好看。
果然女子教养还是要亲娘。
林氏这个继母出身再好,管起原配所出的继女来,也只是面上得那一两分甜味,其实半点不上心,倒把人养成这样不好的脾气。
倒是那裴家的姑娘醒目得很,果然自小吃苦的同自小享福的并不相同,很知道审时度势,也有眼光。
***
林氏没有主动同继长子说裴继安的事,傅令明就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只是潘楼街的宅邸没有买到,着实叫他有些头疼,最后只好在曹门大街前头的地方又买了一处房舍,寻个理由,带着两个弟弟搬了出去。
林氏虽然不太愿意,却也只好每日交代人去看着,自己时不时跟着过去照料一番,本也不敢拒绝,更何况眼下正当理亏,更没有二话。
傅令明去了没多久,就借口妹妹已经及笄,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要说人家,正要学掌中馈,把傅莲菡同另一个庶妹接了过去,只说让她用新宅子里的庶务来练手。
如此一来,原配所出的四个子女,并一个小妾生的庶女,就同林氏这个续弦并她生的一子一女彻底分了开来。
这个动作实在太过明显,哪怕林氏没做什么,叫外头人看了也会觉得是有了后娘就有后爹,她容不下原来已经成年的子女,少不得就引起几分议论。
林家虽然根基不在京城,却仍有些两家旧交,那等老人听闻了消息,知道不妥,就特地上门去劝林氏,道:“从来半路夫妻难做,傅侍郎是个难得的,虽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旧,可旁人冷眼看来,你这一个新人却实实在在胜过旧人,他先头子女都争气,你看那个老大令明,年纪轻轻已经转官入京,将来不知多大的造化,另有两个儿子也要下场,说不得就又是两个进士。”
“你什么都不管,白捡三个进士儿子,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事,凡事要往好处想!况且你一儿一女,将来成材时正好遇得几个兄长混出头脸来,一提一携,岂不比自己一个人辛苦好?家族家族,同气连枝,只有兄弟齐心,才能真正做得好,这才是大气之道,何必要把人逼出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