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安南抢着又要付账。
沈念禾倒没有同他抢,等那小贩将墨锭包起来,她就接了过来,递给郭安南道:“上回同东娘一同出行,路上说起墨砚之事,她说极喜欢松墨,尤其爱老松墨,正好今次在此处遇得合适的,我本想自己买了来作礼,谁知郭家大哥果然心疼妹妹,既如此,只好烦请你亲自送得回去了。”
因怕郭安南看不出来,她还特地打开外头的细布,指着当中几块墨锭道:“这几锭倒当真是前朝东西,两三百年不好说,百来年却是有了。”
又点了点墨锭右下角的地方,指着上头的梅花印记道:“这是梅花堂出来的东西,只供自用,不对外买卖,虽不是什么制墨大家所为,更不是李附手作,可其中用料上佳,质地粘稠滑腻,半点不滞纸,色放百年如新,墨表也不沾灰土,其余墨坊不知仿了多少次,也只得其表,不得其里。”
再补道:“尤其这墨添井水磨开了,得一股松香味,滴入溪流水磨开了,又得一股竹香味,十分易辨。”
这说法实在有些匪夷所思,沈念禾话已出口,不但郭安南一脸的惊疑,便是后头小贩也很是惊讶,忍不住道:“姑娘这说法,我倒也是头一回听说……”
左右许多摊子同路人都听得入了神,虽然碍于此处站了两个身着官服的,不敢围上来,却是个个都望了过来。
那小贩忍不住道:“这话是真是假?不若在此处试一试?”
沈念禾不置可否,郭安南也好奇得很,却是点了点头,一时早有人飞奔去不远处的水井处接了水来,更有人去卖茶叶的庄子里讨了溪流水来。
两钵水平平排开,纸笔都是现成的,有看热闹的献上两枚“古砚”,小贩用墨锭小心分别磨了一点墨,拿十文钱一杆的劣质狼毫笔拿水一湿,沾上墨汁,提笔在两张纸上各自写了几个字。
那字写得并不慢,原本喧闹熙攘的潘楼街上,随着那小贩一笔一划,却慢慢变得安静无比,众人俱是不由自主地盯着他的手,又盯着他的鼻子,想要等一个结果。
第265章 茶与酒
几个字而已,转眼就写完了,那小贩等不到墨干,将墨汁淋漓的两张纸分别凑到鼻端,先还一脸的不信,然则慢慢的,他面上表情就转为了不敢置信,继而又隐隐有些后悔的模样,看向郭安南手中拿着的那一个细布包,赔笑问道:“三不成双,官人拿了三锭墨去,数目也不吉利,也不好送人,不如只买两锭,剩余一锭给还小人?我将银钱退与你……”
一面说,一面竟是当真从摊子下头掏了银钱出来,作势要退回的样子。
这话一出,又佐以如此动作,左近行人同贩子都躁动起来,哪里还会不知道沈念禾所说不错,一时之间,看向那小贩的眼神都有些不对了。
——似这般不要脸,居然还只是在此处摆个小摊,早该大发横财了才对啊!
有隔得远的摊主就低声议论道:“居然只要收回一锭墨,做事情怎么如此拖泥带水,要是都翻脸不肯卖,我才要敬他是条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