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满一大早上带着夏元允去训练新兵了,还未归来,张让就准备去找张奉问问。
张让刚出了药庐,就听到“叮铛——叮铛——”的清脆声音。
是金箍铃的声音。
有句俗语叫做“葫芦里买的什么药”,一听就知道,古代的医者经常把药丸水丸一类的药品,储存在葫芦里。
还有“悬壶济世”这个词汇,“壶”其实就是药葫芦的意思。
古代的行医者,经常背一个药葫芦,同时还会挂着金箍铃。
金箍铃乃是将铃铛挂在铜环之上,走动的时候就会发出清脆的响声,这样边走边摇。
金箍铃和药葫芦是当时行医者必备的家伙事儿,百姓一旦听到金箍铃的声音,见到背上的药葫芦,便会自行前来投医。
张让来到这里,还是第一次见到金箍铃。
虽张奉也是医者,但他可是太医院的首座,自然不会用民间游医的这一套“装备”。
张让赶紧走出来几步,就看到一个四十岁往上,头发灰白的中年男子正站在他药庐面前的院子里逡巡着。
那男子头发灰白,长相端正体面,衣着却甚是褴褛,背着一个脏兮兮的破葫芦,裤脚已经磨烂了,赤着脚没穿鞋,脚上都是泥水,“吧嗒吧嗒”的走在庭院的地上,将好端端的石板路,踩得乱七八糟的。
张让有些好奇的看着那金箍铃,仔细的端详了一阵。
那中年男子似乎也发现了张让,就望过去,脸上惊讶之色一晃而过,说:“是你?”
张让有些奇怪,这中年男子似乎识得自己?
怕是宦官张让以前认识的人,而自己不认识。
张让当即不动声色,只是默默打量那男子,十分有礼的说:“先生识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