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恒不解地问道:“不这样做,那又是闹哪般?”
“他们开始接触其他有实力的财团了。”林森叹了口气,意兴阑珊地说道。
“这……应该算好事吧,如果有人接手他们的摊子,就可以缓解叔叔您后续的资金压力了。”
林森摇摇头,眼神望着天花板,喃喃道:“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好了,怕就怕来者不善啊!”
陆恒还是有些疑惑,见陆恒的模样,林森干脆就跟他解释了一遍。
林森的发家史谈不上清白与否,但资金来历相当干净。
他走的就是不断融资这条路,从当初一个小小的包工头,创建公司,不断拉拢志同道合的朋友融资,一步步的壮大三林地产。
从开始只能承包几百万的小工程,到现在敢于竞争上十亿的大项目。
应该说这种方式是绝大部分底层人士崛起的途径,不管是实体经济还是现在大火的电商企业都是这样。
资金,永远是公司发展过程中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儿。
但要想获得资金,付出的就是公司的股份,一次又一次的融资,林森手头的股份就被分割出去。
林森算得上是聪明人,他每一次融资都保证自己处于强势的一方,付出的股份虽多,但都不是给与少数的几个股东。
也正是如此,造就了现在三林地产拥有三十多个股东的局面。
说实话,听到这个数量的时候,陆恒被吓了一跳,自己这老丈人可真不怕累。三林地产虽然实力庞大,但绝算不上地产金字塔顶尖的存在,拥有的股东数量说出去,却是可以超过任何一个顶尖集团了。
也真难为他不断的进行融资,获取资金了。
当然,在林森的控制下,这个局面总体呈现一超、少强、数小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