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怎么办啊!”王朝英显得忧心忡忡的。
苏采青摸了摸她早已经凸起来的肚子,说:“你呀,别白忙活了,没用的。你还是好好歇着,这事儿因我而起,当然是由我去解决了。”
“你能有什么办法?”王朝英有些不信。
苏采青说:“既然吉阳不让咱们生产,咱们就去别的地方生产。又不是只有吉阳才有服装厂。这件事儿,也不知道闹到什么时候才能够结束,就算是服装厂勉为其难地替咱们生产了,到时候衣服再被扣住了,咱们就更加赔本了。”
“你的意思是?”王朝英有些不解。
苏采青安抚她说:“这事儿你就都安心交给我,你就老老实实养好身体,生个健健康康的宝宝就成。我这头,准备带人去上海找工厂加工了。到时候咱们电话联系。”
王朝英想了想,说:“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苏采青知道她是个心宽的人,现在为了这事儿愁的不行,着实是不该,便主动抱住她,说:“虽然成本会高一些,但是借此机会我也可以好好了解一下上海的生产链条,为以后咱们的发展探一下路,你说呢?”
王朝英无奈得很,说:“这让你说的,好像是好事了一样。”
“那是当然,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王朝英点了点头,闻着苏采青身上的香味儿,听着她坚定的话语,心里却是好像要安稳不少。
苏采青刚松开王朝英,梁启恒就来了:“朝英也在啊?采青姐,你写的这篇文章,我读过了,写的真不错。”
苏采青笑了笑,完全看不到被打压的阴影,说:“谢谢夸奖了。”
梁启恒眼睛亮亮的,更上前两步说:“没想到你对咱们的历史也挺了解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也知道,农业是立国之基,农民兄弟是国之要民,你也知道。”
苏采青好笑又没好气地说:“我可是来自农村的,我当然知道。”
“那我能不能请教你几个问题?”
“你说。”
“你真的觉得,教育的地位那么高么?要知道教育这样的事情,投入非常大,而且见效十分慢的。我觉得,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耐心等那么多年的。”
苏采青耸耸肩,说:“你一个教育的受益者,竟然会这么问?教育当然是需要巨大的投入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是说说而已。可是它的收益也是无限的。我们国家需要发展,就必须培养出足够多的人才,以满足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