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苏锦绣刚喝了口水,听到这话就给喷出去了。

“你这读的什么啊?”

苏锦绣伸手:“快拿过来,我自己看。”

“这就是个刚一年级的孩子写的,咱也不能要求过高不是?”小刘抓了抓后脑勺,将手里的信纸递给苏锦绣,只见信纸上,笔触相当稚嫩,还有错别字,感叹倒是挺真情实感的,就刚刚小刘念的那句话,显然,人家就是这么写的。

“估摸着字太大,纸不够写,不过这家长还挺有意思,竟然真的给寄了过来。”

“家长的信在这儿呢。”

小刘把剩下的信纸递过去:“这信写的太好了,我看了都感动坏了。”

苏锦绣伸手接过来,信上写着满满当当的字,从一开始的陪着孩子看电影,到后来因为电影中的防骗指南而避免了一次灾难,再到最后满满的感谢之语。

原来这一对夫妻,是一对大学生夫妻。

他们毕业后,带着孩子在京城上班,年后家里老人去世,他们便带着孩子回老家奔丧,却不想,在路上的时候,一个妇女总是和他们搭话,不停的套话孩子的信息。

小两口起初还没注意,却不想,孩子却发现了不对,告诉爸爸妈妈,这个人很可能是人贩子。

小夫妻有些不相信,可孩子却很坚持,他们起初还觉得孩子无理取闹,想要揍孩子,却没想到,孩子哭喊了起来,说《少林小师叔》中的拐子就是这样拐孩子的。

那人许是头一回出来干这活儿,一被叫破,居然慌了起来,最后直接被摁住了。

小夫妻这才发觉,是自己太不注意了。

反倒是他们觉得还不懂事的儿子,却已经有了警惕之心。

苏锦绣看后感触也是很深,她只是单纯的想蹭一蹭少林寺的东风,至于会在里面加防骗指南,不过是苏锦绣画防灾指南画西瓜了,下意识所为,本就是随手而为之,倒是没想到,反倒是这个小细节,先带来了反馈。

看来以后在出电影的同时还是得注意啊。

来信很多,都是周边地区的观众来信。

如今电影虽说全国公映,但是因为片源实在是不够,所以能看到的,都是一些大的省会城市,若要全国全部都看过,恐怕得放到下半年才行,这一点,不仅《少林小师叔》如此,就连火爆无比的《少林寺》也一样。

所以说,能这么快收到反馈,苏锦绣已经很开心了。

“小刘,通知下去,咱们准备开会。”

“是,厂长。”

小刘立刻小跑着出了办公室。

苏锦绣看着满地的信件,又出门招呼小朱他们,很快,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过来帮忙把信都搬到会议室去了。

趁着开会之前的准备时间,苏锦绣又把前一天晚上写出来的,关于周边制作厂的计划书拿出来,仔细盘算了一下,然后便信心满满的往会议室去了。

会议室里,几个老画师正坐在桌子边拆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