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大河心动,“大娘,我也不说虚话,你这个我能给你换五斤玉米粉,不是陈粮,是今年新收的,而且这都不是我家的,还有其他亲戚的让我帮忙给换的,我做主就这么多,多给你我也不好跟人家交代。”
“大兄弟你看看,这是实打实的金货啊,前两年这要拿出去少说能卖一百多块钱呢。”
木大河叹了一口气,”您说的对,确实是这样,但现在这年景,多的我也给不起,要不你找其他人问一问?“
大娘沉默半晌,”我还给你,家里没米下锅,孩子都要饿断气了。”
两人沉默的交易完,木大河另外捡了两根红苕给它。大娘眼睛都红了,“谢谢了。”
刚才被挤一趔趄的男人也不说其他的,“您看看能换多少?”男人把玉佩递到木大河手里。他心里其实不抱什么希望了,刚才那个乡下人最喜欢的大金镯子才换五斤玉米粉,他怕乡下人不识货不换给他。
“我给你换五斤玉米粉你看怎么样?”木大河拿来换的玉米粉都是五斤装的,只能五斤五斤的换,而且他寻思着这玉佩应该是个好货。当年他当兵的时候在一个南方的战友身上看到过,和这个成色差不多,听说是祖传的。
男人惊喜不已,忙不迭的点头答应,“我换,我换。”
两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男人把玉米粉藏在棉衣里面,从巷子的另一头快步走了。
事实上现在在县城里面,粮食金贵,这些不当吃不当喝的东西还这没什么市场,一个金镯子一个玉佩人家能给你换一斤粮食都是看得起你,所以这两个人虽然想多换点粮食,但能有五斤新鲜的玉米粉还是很愿意换的。
这两个人走后,偷偷摸摸的又来了几个人,把剩下的粮食都换走了。
木大河利索的收拾好东西去妹妹家。
今天是星期天,木大河敲门,赵庆华一溜烟的跑来开门,一看见木大河惊喜的扑了过去,“大舅,我想死你了,好想回乡下,我妈每天都给我喝汤汤,我饿。”五岁的孩子娇气的撒娇,木大河看着心疼。”
“不怕,大舅二舅给你送粮食来了,今天让你妈给你做玉米粉馒头。”木大河进门。
木清和赵亮听见动静从屋里出来,“大哥,你怎么又送粮食来了,屋里一堆人,可不兴饿着你们。”木清感动不已。
这一年多家里没少接济他们小两口。
赵亮接过背篼,重的压手,“大哥,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我赵亮都记在心里。”患难见真情啊,老屋那边一到饭点就有人来盯梢他们家吃啥,一有点好的,外面闻着点味儿就恨不得带着老人把他家锅搬走,老岳家却时不时给他们送点粮食来。这差别,就是亲儿子都心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