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樱自认论才学来比起朱璃差得远,再去看方才提议作诗的女子,也是一脸叹服的模样,便又抿了一口茶,继续看戏。

作者有话要说:

多年以后,市面上突然流传一本《太尉起居注》,畅销无比。

顾清之偶然得了一本,发觉其中的内容眼熟得很:蓁蓁?

正在斗蛐蛐儿的闻樱抬起头来:啊,我什么都不知道。

顾太尉似笑非笑:蓁蓁,我还没说是什么事呢。

闻樱:大意了大意了。

第12章 姐妹

见朱璃做的小诗精致,人群中自然有人不服,便又另出了题目刁难,朱璃都一一化解,且做的诗句一句比一句精彩,一派轻松地模样。

众人听得惊叹连连,闻樱却不住地饮茶,借着茶杯掩住唇边笑意。

原因无他,朱璃作出的这些诗句,除了第一首咏梅,其余全都是作者肖染借鉴来的,诗仙那里摘两句,诗鬼那里凑两句,暖阁中的贵女听着觉得精妙绝伦,闻樱听着却有些想笑。

诗句本身当然并不好笑,可被朱璃一本正经地当做自己临场反应所做而成的作品念出来,再配上周围众人一脸敬佩的神情,闻樱不知喝了多少口茶,才勉强没让自己笑出声来。

朱璃站在人群中央,微微扬着下巴,自信又高傲。闻樱看了她两眼,又看了看周围一众叹服于她的贵女,目光不自觉一扫,便瞧见了坐在上首的明月公主。

公主的反应好像也有些奇怪。

明月公主的眼中并未有赞许、欣赏、叹服等等等等,而是同闻樱一般,看起来似乎是在极力忍着笑。

闻樱看去的同时,明月公主似有所感,目光一移,便与她的视线在空中相撞。

四目相对的一瞬间,两人都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朱璃方才才说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众人皆在细细品味,暖阁中静可闻针落,闻樱与明月公主的笑声便显得格外突兀。

一时间众人齐刷刷扭过头来,看着笑得更大声的那一个人。

闻樱立马正了神色,却发现假装不知晓方才笑的人是谁这一办法似乎没有什么用。

闻姑娘,你可是在嘲笑璃儿?既然如此,不如你来做一首,让我等开开眼界?

说话的正是方才在朱璃身边的那名女子,此时正对闻樱怒目而视,语气也咄咄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