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敏笑,“我妈说家里没盐了,福秀你给我称半斤盐。”

张福秀赶紧打开那个超级大的盐罐子,用里面的量器盛了满满一量器。这个量器是张福年特意准备的,一个玻璃小罐子,装满了正好半斤。

张福敏打开自家的盐罐子,张福秀把盐倒进去,“福敏姐,我家的盐不用称,这一小罐子整整好半斤呢。”

张福敏笑,“我还能不相信你。”

张福年伸手从旁边柜子里一个小盒子里拿出两根彩色皮筋,递给张福敏,“福敏姐,今天第一天开张,你是第一份,我送你个彩头。”

张福敏听说是彩头,只能接下了,“嗳,我赶上巧了,这皮筋真好看,还是彩色的。公社里的皮筋大多都是黑色的,偶尔有几根彩色的,几天就没了。”

张福秀趁机道,“福敏姐你不晓得,这都是福年在县城里到处淘换的,价格和公社里彩色皮筋一样呢。”

张福敏高高兴兴地收下了两根皮筋,给了盐钱,“恭喜你们,祝愿你们生意兴隆。”

姐弟两个客气地送走了她。

张福秀看着手里的半斤盐钱,心里有些激动,“福年,这就成了?”

张福年笑,“姐,这是头一份。今天开张第一天,凡是来买东西,要是女的,送一根皮筋,要是男的,送一小块糖。”

张福秀看了他一眼,“就你机灵。”

张福年又唠唠叨叨说了一堆,“盐罐子和糖罐子一定要封好,不能进水。赊账也要看人家,那些无赖的人,概不赊账。家里有糖,小孩子们来了,姐你不能心软一人给一块,不然就干不下去了……”

张福秀一一点头。

当天,村里许多人家都打发家里孩子来买了点东西,算是支持姐弟两个的生意。没想到张家代销点和供销社一个价格,东西都不差。连陈大叔夫妇都打发陈永康来走了一趟,买了二斤糖回去。

众人都觉得这样也挺不错的,就在家门口买到东西,总比去供销社强多了。特别是农忙后上工了,谁有功夫去公社啊。

张福年已经上高三,功课忙碌,他在家里待了三天就走了。

弟弟一走,张福秀乍然有些不习惯,也有些忐忑。

张福秀看店子十分认真,她每天起得特别早,先让妹妹看着家里,她去打猪草,顺带把菜园里的活儿干了,把一天的菜都弄回来。等她回来时,张福芝已经把饭做好了。

吃了早饭后,张福芝去上学,张福秀就守在小店里。脚下火炉子,手里针线活儿忙个不停。她谨记弟弟的嘱咐,妹妹出门后,她从里面把大门反锁上,只有店子里那个窗户是开着一半的,谁想买东西,只能从这里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