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康也不想多找麻烦,同意写字条。

张福年又提要求,“老师,咱们一起去校长那里吧,让校长做个见证。”

班主任也不想一个人担责任,既然张福年这样要求,他乐得有校长兜着,他才得了几块钱好处,大头都被校长拿去了。

三人一狗去了校长家里,张福年亲自写了字条,和陈永康一起签字。

校长咳嗽一声,“福年,永康啊,这事儿让你们受委屈了,好在你们以后前程都不错,有些事情,该过去就过去吧。”

张福年假装好奇,“校长,到底是什么人想顶替永康?”

校长尴尬,“福年,过去了就过去了,别问,问了对你没好处。”

张福年笑着不再说话,拿了钱和粮票就走了。

校长和班主任做梦都没想到,小五的两只眼睛全程给他们录像录音,有些地方还拍了照。

出了校门,陈永康问张福年,“福年,他们会不会报复咱们?”

张福年轻笑,“我手里多少有些证据,就算不能把他们拉下马,也能让他们脱层皮。咱们先回家,等我们去了大学以后再说。”

兄弟两个直奔竹竿河公社。

陈永康终于拿到了通知书,整个陈家也沸腾了起来。这中间的曲折过程,兄弟两个一个字都没说。

陈大叔高兴坏了,他儿子考上了大学,他干儿子也考上了大学,还都是在首都那样好地方。

陈大哥主动说道,“爸,什么时候给二弟办酒席?”

陈永康插话,“爸,大哥,福年比我考的好,他是地区状元,明儿我去问问他什么时候办,咱们排在他后面吧。”

陈大叔点头,“是这个理,反正你们兄弟两个亲近,谁前谁后都行。”

陈永康第二天就去了张福年家里。

张福秀主动开口,“永康,恭喜你,考上了首都的大学。”

陈永康笑得很温和,“福秀姐,以后我还是和福年在一起。”

张福秀也笑,“你们兄弟两个,一辈子这样好才好呢。”

陈永康岔开了话题,“福秀姐,家里有什么活儿?我替你干。”

张福年看了他一眼,然后又低下了头。

张福秀客气道,“哪里让你干活,有福年呢。”

陈永康笑道,“福年比我小,让他歇歇吧。”

说完,他立刻起身,在家里找活儿干。先柴火棚子里的柴火劈了许多,又把猪圈里的猪粪清理干净,还把鸡窝坏掉的门修好了。

张福年一个字都不说,张福秀有些不好意思,吃饭的时候总给陈永康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