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老师,欢欢说,希望你早日回到学校,给我们上课,欢欢也很想你。”

从霍台北家里出来,杨一恼怒地踢着路边的小石子。

她为什么要当赵欢欢和霍台北的信差啊?

赵欢欢要送药,干嘛不自己送?

杨一转念一想,如果赵欢欢自己送了,那她不就没有机会见到霍台北老师了吗?

这该死的赵欢欢,让人又爱又恨的赵欢欢。

……

……

赵欢欢正在三姨焦四梅的家里。

(焦三凤的大妹是不是叫焦四梅,我忘了,懒得去前文找,时间不允许,快十二点了,那以后就叫焦四梅好了。)

焦四梅家在香河镇下属的一个行政村里。

村里有一大片海还有鱼塘。

靠海吃海。

焦四梅的老公就是打渔的。

前世,焦四梅的丈夫在焦四梅很年轻的时候就掉到海里死了。

因为他是帮别人打渔时掉进海里死了,所以雇主也赔偿了焦四梅一点钱。

焦四梅青春守寡,拖儿带女,十分不容易。

------------

第二百一十九章 同一条绳子上的两只小动物

赵敏因为工作关系和丁艳结了很大的仇,刘珺是赵敏的好朋友,为了替赵敏出头,和丁艳大打了一架。

丁艳的妈,也是香河镇中心小学的老师,为了替女儿丁艳出头,和赵敏、刘珺也大吵了几架。

两边都是有来头的。

为了一争高下,丁艳一方找到了家族里在外当县长的亲戚,而赵敏这一方同样找了个当大官的亲戚。

两位官员都往教委桑主任那里去了信,要求桑主任秉公办事,严肃处理对方。

教委开例会的时候,桑主任在会议上说起此事,不由叹气,说起了《六尺巷》的典故。

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

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

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

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

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