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事实上,已经在高处的人,也不需要别的助力了。

但还是有一个很直接的好处的——《重生》的票房因为有金白星、温澈和渔舟的三重助力,真像是坐上了火箭。

与票房一起暴涨的还有口碑。

时隔两年,知名影评人寇英再次化身“温吹”。

事实上,寇英是温澈粉丝的事,早已经是个公开的秘密了。虽然寇英本人从来不承认,但并不妨碍他次次给温澈出专精影评。

这一次就是如此。

寇英V:“刚看完首映场的《重生》,走在回家的路上,心绪始终难平。老实说,作为一条自由自在的咸鱼,看完这部片子后,鄙人的心情称不上美妙。

“但这一点稍后再谈。既然是影评人,我就写点影评人该写的东西。

“《重生》其实并不是一个很高明的故事,但这并不妨碍它是一部好电影。

“这部电影成功在三点。

“首先是导演那种克制冷静的运镜。邓导就像是一个局外人,以一种记录者的身份记录了主人公的挣扎。他的存在感并不高,于是观众跟主人公之间没有了隔阂,看电影时就很有代入感,谁都可以是镜中人。

“这部电影的观影体验极佳。这已经是最近这几年我难得看到的不强行给我塞情绪的影片了,清清爽爽,全是我自己的感受。

“这里插一句,温澈选邓导真是选对了,实乃一绝!

“观众们也无需看不起邓少秋,心有不服者可以自行去查查邓导的履历。二十八年前,邓导的《老城二十年》曾经惊艳过无数人,至今还是很多喜欢纪录片的人的心头白月光……

“那些做梦调侃邓导走狗屎运,酸着谁能忽然来拉你一把的……醒醒了,先问问你自己,你是不是那块料?

“你到底是才华藏在体重之下的邓导,还是扶不起的阿斗?你自己心里没数吗?

“说回电影。导演的存在感少了,既有好处,当然也有坏处。坏处就在于,影片的故事感可能会显得不太够,容易让观众游离其外。

“但《重生》靠别的方面补偿了。一是配乐,二是温澈这个人。这就是这部影片成功的另外两大因素。

“《重生》的配乐是一绝。渔舟的名头我就不用再说了吧?不了解的自行搜索,保证让你吓一跳。

“由渔舟操刀的配乐,达到了她一贯,甚至比之她一贯更高的水准。电影的高潮和低谷时期的配乐既泾渭分明,又一脉相承。

“你甚至感知不到它们的存在,可你的情绪却完全融入了音乐中,有一种润物细无声之感。

“其实《重生》里的配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配乐,它本就是剧情中的一部分。

“电影的主人公就是玩音乐的,她的情绪转变也是靠配乐来体现的。假如配乐的水平不高,那不止是情绪传达不到位的问题,而是剧情说服力不够的问题。

“最后再谈谈温澈。我知道很多黑粉把我打成了温澈的脑残粉……大可不必。

“我已经分析过很多次温澈的演技了,实在不愿老调重弹,这里就说说演技之外的东西。

“放眼内娱,温澈的演技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可她有一种别人都没办法比拟的天赋,一种绝佳的情绪传达和爆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