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灵台山之上的大雄宝殿之中正有一僧人高坐云台,云台似实还虚,上面坐着一个灰衣和尚,比起云台下面端坐着的那些和尚来,他身上的灰衣显得更加的陈旧了,像是风雨之中渡过了无数的日夜,染上了天地间的岁月痕迹。
“世尊,我昨夜静坐入定之时观有天河倾泻,不知此兆所指何事?”云台之下分边各坐着一排灰袍僧人,左手第一位的一个灰袍僧人手捏莲花印朝坐在殿主云台上的和尚问道。
灵台山上的佛修僧人从来都不称佛祖,只称世尊。那世尊回答道:“十万三千年前,两界之战正浓之时,巫族突叛,源始大帝落败,虚仙界倾覆在即,便有天河倾泻,化为天道法则之剑,斩大乘期以上之仙道人物,虚仙界之中,无分界内界外,无数大神通者都未逃脱,尽皆死于那天道法则之剑下。你所观,必定是残留世间的法象。”
“世尊,那天道法则之剑为何物,竟然有如此神通。”灰袍僧人继续问道。
“世间有言,一剑破万法,一剑生万法。虚仙界乃太乙源始道尊本命空间法宝,已晋入先天法宝之列,其完整实力不在太乙源始道尊之下。虚仙界的天道法则之力,则是这件先天法宝的核心之力,只要身处其中,如无道尊同等实力皆无法幸免。”世尊回答道。
大殿之中的僧人个个闻言脸现惊惧之色,太乙源始道尊,也就是天庭的太乙源始大帝,那可是太乙金仙级的修为,虽然众僧并不知晓这太乙金仙的修为到底是何等境界,却并不妨碍他们知道这个等级存在的强大和可怕。虚仙界天道法则之力化为天剑,居然只有达到那等境界的人才能够幸免。
世尊眼看众人,只有数人面色还算正常,其中一个问道:“世尊,彼时除太乙源始道尊外,尚有我佛祖、神王、祖巫、妖王,虽无法逃出天道法则之力的碾压,却也算是天道之下的骄子,与天地同寿。现世还可能出现他们那般的人物吗?”
世尊抬眼看他,他记得这是一位自身已经修得了不凡神通的一名佛子,佛号悟真。
“那时虚仙界初成,念念皆成法,天地无法则,虽虚仙界以太乙源始道尊为主,其余诸修却皆可自成一道。如今之天地,天地法则已立,束缚重重,将再难现那时之强盛了。”世尊说道。
“这又是为什么?此时的虚仙界与那时的虚仙界又有什么不同?”悟真额头上有一只闭着的眼睛,只是那闭着的眼睛上有着一道淡淡的剑痕,让人一看之下不禁会猜测他那只眼睛是否还能够再睁开。
“灵台山之外的你与灵台山之中的你可是相同?”世尊问道。
“自然不同,山外之我魔念缠身,山中之我灵台清明。”悟真说道。
世尊却是不置可否,他只是淡淡地说道:“人尚且日日在变,年年不同,何况千万年来的天地世界。”
这时突然有僧人问道:“世尊,昨夜我突然心生烦躁,无法入定,于是出静室观天宇,却看到了九天之上有一座雄伟宝殿若隐若现,不知道这应何兆?”
世尊抬头看向宝殿顶端,那僧人又道:“后来我再以神通观之,却只见满天繁星,并无大殿浮现。”
“天庭曾浮于九天之上,名为灵霄宝殿,或许你所见之殿便是灵霄宝殿。”世尊说道。他虽然佛法高深,但毕竟只是与在座诸人相比,比起十万年前的人物来说自然是差之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