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郑仁最担心的事情很快得到前指的批准,开始全国调拨相关的医生。
那小子……孔主任看着地图上标注的南川镇的位置,也有些无奈。
几天忙下来,孔主任几乎忘记了郑仁。海量的信息需要专业性的意见,而能进入前指提供专业意见的人,并不多。
孔主任的工作量,并不比在前线做手术的医生们小。
“小吴,问问省院,是谁提的意见。”孔主任看着有大量截肢伤员需要高压氧仓的报告,有些无奈。但是脑海里马上出现了一个身影,他招呼值班的参谋。
“好!”吴参谋应了一声,马上电话联系。
很快,他说到:“孔主任,是你们医院第一批支援的郑仁郑医生提的建议。”
果然是他。
孔主任苦笑,这还真是个难题啊。
“高压氧仓,对截肢伤员的创面恢复的确有作用,而且作用很大。但资源少,需要容纳的伤员的数量太大,机器肯定跟不上。”旁边是来自军医大的一位老教授,他扶了扶眼睛说道。
“只能优先让一部分截肢的术后伤员先撤下去,去湖南、湖北、陕西等地的医院进行治疗。”孔主任见他没有反对,便开始投入到研究方案的过程中。
这涉及到大量的人员调拨,可不是一个命令就能解决的。
伤员伤情分级,有效的利用起来蓉城与周边市县的高压氧仓,然后再逐层分级的向省外运送相关的伤员。
至于整个过程应该如何优化,有专业人员提供专业的办法。
计划庞大,当孔主任提出意见后,开始有参谋加入进来,按照汇报的各种数据设计最合理的路线。
郑仁,可是真能折腾啊,不过作为第一线的战斗人员,他提出的意见是最贴近实际的,也是最中肯的,孔主任心里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