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取平卧位,赵云龙开始消毒、铺第一层无菌单,郑仁直接穿衣服,铺第二层无菌单。
情况紧急,能节省一点时间就是一点时间。
铺好单子,郑仁站在术者的位置上,苏云站在一助的位置上。赵云龙则充当二助,胡艳徽给郑仁戴上直播眼睛,调试完毕后伸出拇指,给郑仁打气加油。
气密铅门缓缓关闭,手术开始。
第2456章 两扇门
1个小时前,拉夫森刚刚赶到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
从位于切尔西的英国皇家布朗普顿医院回到瑞典,本来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但昨晚一场风暴耽误了航程时间,他紧赶慢赶踩在最后一分钟到了会场。
除他之外的49名瑞典医科大学的评审专家已经开始有些焦躁。时间太紧了,最后1个小时,要是真的有什么风波的话,怕是网站公布诺奖获得者的事情都要受到影响。
这对于全球关注的目光来讲、对诺奖来讲,是无法承受之重。
出于对评审委员会主席的拉夫森博士的尊重,倒是没人质疑,只是会场里窃窃的议论声不绝于耳。
梅哈尔博士静静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他看着拉夫森抱病也要前来主持这次评审觉得有些好笑。
这么多年,评审委员会遇到过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
比如说几个旗鼓相当的项目,各自拉拢一部分评委,大家僵持不下;比如说前一任评委会主席不顾汹涌的反对声,拉着一部分评审委员否定了脏器移植的获得诺奖的资格。
这些都是过去,都是历史。见多识广的评审委员们从来都没见过在会场上吸着氧气也要来进行评奖的事情,一次都没有过,就更别说像拉夫森博士一样吸着氧气主持大会。
因为年龄与身体的原因,评审如果支撑不住可以申请缺席,可拉夫森却用行动表达出来自己的决心。
一直到组委会开始催促,其他各奖项已经陆续电话通知获奖者的时候,拉夫森主持下的大会还在紧张的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