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页

总之,活动的地方都是人烟稀少的地方。

修道难,难于上青天。

处处可见壁障,四百九十年一次四九重劫,渡不过兵解转世,渡过了之后也不是平安无事,依然还有劫难,直至到千三大劫。

活不到四百九十年,不要以为就没有劫数了,那位蓝山道人为何死了,还不是因为他人劫将至,这人劫乃是三灾五难之中的一难。

三灾五难,四九重劫,千三大劫,一劫接着一劫,就算是最后渡过千三大劫,不得飞升空灵仙界,却也是要不断渡劫,只要你活着,劫数是不会停消,一直到末劫来临。

这可谓是杨启峰见到变态世界之一,如聊斋等世界,可谓是幸福到死。

不要以为飞升就平安无事了,依然会有职责约束你,不过此点他晓得的不多,是根据观看的蜀山书籍推测,真实情况待定。

其他世界修道之士,大杀四方,看你一眼,不顺眼就灭你满门。

此方世界是绝对不会出现的,修道限制太多太多,必须修道行,积善功,道行不足境界不能进步,善功不足,容易遭劫。

这就造成了前辈高人们纷纷的喜欢把自身的法宝扔下,而不是带着一起飞升空灵仙界,或者是把宝物赠送给后人。

真当这一些东西是白拿的,你是要替代他们积累善功,去还他们欠下天地的善功。

不得不说,这天地善功还能够赊账,真是人性化的操作。

前辈高人们飞升善功不足怎么办,把法宝一扔,下个禁制,先向天借上一笔善功飞升,然后等到后人继承了法宝,让他们去还善功。

厮混红尘,不利于修行,容易沾染因果,阻碍道业,一系列的词汇在心中升腾而出,杨启峰他最后摇了摇头,这一切对散修而言统统都是狗屁。

想要不沾因果,这怎么可能,如他这等散修,去考虑玄门正宗的事情,那纯粹的是多余,作为一名散修就要去沾因果。

唯有去争,去夺,去谋划,才能够获得更进一步的资粮,纯粹的是远离俗世苦修,一辈子无望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