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他与小姑娘蹲在路边,一人啃着一支。
太阳刚刚升起,春日的阳光顺着那檐角的缝隙射入到巷子里,暖洋洋的,让人不自觉间就带上了一丝慵懒意味。
“小如,最近家里怎么样?”
“家里挺好,自从大哥哥你和那个蓝衣服的大哥哥来了以后,以前那些欺负我们的坏人都没来过了。”
朝清秋点了点头,知道皇甫雅早有布置。
他有些感慨,其实皇甫雅才是他见过的最不像读书人的读书人。
大事处,敢在四面落子,小事处,精于算计。
小姑娘忽然道:“大哥哥,你知道那个蓝衣服的大哥哥什么时候会来吗?这些天,我都怕钱袋里的钱自己长脚跑掉。”
朝清秋揉了揉她的头发,“那个大哥哥和你爹一样,去了很远的地方,要好久才能回来,这些钱你就帮他保留着好了。”
最少,不论如何,这个世上还会有个人一直记得那个真正呕心沥血的读书人。
小姑娘点了点头,低下头去,继续啃那个糖葫芦。
也许对小姑娘来说,所谓很远的路,也不过是从学塾到小巷,一条从朝阳初生,到黄昏日落就能走很多遍的路。
人生这条路,好像也是如此,日升日落,忽然而已。
“大哥哥,我要回家了,不然我娘要担心了。”
朝清秋笑了笑,“好好听话,不要调皮,以后我再来看你。”
至于以后是多久的以后,其实他自己也没有答案,可能今日一别,他也会变成日后小姑娘眼中的当年人。
小姑娘朝着他咧嘴一笑,向着小巷子里跑去。
朝清秋在她身后,遥遥招手。
他忽然轻声道:“多谢了。”
阿大从一旁的阴影里走了出来,“不用客气,这本就是我家公子当年吩咐的事。”
阿大稍一犹豫,还是开口道:“我在这里留下了四个人,都是上过战场的高手,小姑娘不会有事的。”
为一个市井人家的小姑娘,如此兴师动众,值得吗?
朝清秋认为值得,已经不在人世的皇甫雅也认为值得。
朝清秋点了点头,“你家公子,真的可惜了。”
虽然皇甫雅若是活着,可能是他以后的强敌,可总有些人,不论敌友,不论生死,都值得敬重一二。
阿大笑道:“我家公子也曾说过,要不是他重病在身,命已不久,当日他是一定要和你们过过招的。”
朝清秋一笑置之。
他站起身来,解开了栓在一旁的瘦马。
“就不和你叙旧了,我还要赶路。”
阿大点了点头,朝他抱了抱拳。
不论此人与公子当初是敌是友,单单在他入城之后来看这个小姑娘,就值得他尊敬一二。
朝清秋笑着摆了摆手,牵马而去。
等到他走远,巷子不远处又走出一个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