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页

她越想越觉得,这是老天爷给她的机会,让她当太后。

黄尚府邸接二连三受到袭击,不愿意再在邺城生活,他本人又还没有功成名就,但已经得到了本家的一定支持,还是高平王文学。

这种种条件,机缘巧合,哪里还有比他更合适的?

没有了啊!

为此,她再三恳求,务必要得到黄尚乃至其身后的河东裴氏支持,一起同舟共济。

某种意义上讲,她宁愿让出晋阳,就当利益交换了。

终于,黄尚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虽然从一开始,他就看中了晋阳,布局把邺城的水搅得一团浑,让各方进来,正是为了自己入主晋阳铺路,但也要拒绝拒绝,让人家有成就感,才是皆大欢喜。

心地善良,心地善良。

兰妃大喜,赶忙让自己呆头呆脑的儿子写下密诏,再将高湛留下的一枚印玺交托。

当然不是帝玺,但也能说明身份。

晋阳如今正有斛律光坐镇,其内也是势力错综复杂,但有了这个身份,再加上裴氏的势力,兰妃相信这位丰神俊朗的文学,能在那里大展拳脚,打开局面。

到时候,有了晋阳作为后盾,她在邺城也能挺直腰杆,有话语权,哪怕到了危急时刻,都有了一条退路。

如此一来,皆大欢喜,她还想宴客送别,但黄尚去意已决,袍袖一展,两臂张开,抱拢在胸前,郑重一揖:“定不负所托,保娘娘母子平安!”

……

……

就在黄尚离开邺城的第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