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车谢过恩,才能上车继续入内。

又过了一会儿,马车到了福宁宫前。

韩悯扶着老师,慢慢地走上台阶。

书房里,傅询正揉着鼻梁看折子,听见卫归回禀,才抬起头。

看见韩悯时笑了笑,不等他们行礼,就赐了座。

柳老学官暗自抬眼看了一眼,皇帝年纪虽轻,气度威严却不比寻常帝王。

他一心为韩悯着想,坐下之后,恭恭敬敬地道:“多谢陛下赏赐。我这个学生年纪虽小,却也是极有天分的,承蒙陛下厚爱,让他在朝中为国效力、为君分忧。”

客套话说下来,韩悯插不上嘴,只好把茶盏往老师那里推了推。

傅询也是客客气气地回了话。

说韩悯是不世出的文人,天上文曲星,得之可定天下。他就是没去参加去年的科举,要不楚钰肯定不是探花郎。

韩悯心道:“对不起,琢石,我不是故意的。”

他又想:“我要是当了探花郎,就写不了《圣上与探花郎》了。”

柳老学官见皇帝是真器重韩悯,放下心来,表情也放松不少。

君臣相谈甚欢。

而后柳老学官请旨,要去宫中兰台寻两册民间遗失的书卷。

他其实是想给韩悯个机会,让他表表忠心。

临走时还给韩悯使了个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