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稳了稳气息,含笑道:“吴地形势复杂,朕早已有所了解。所以朕来前就告诉仲谋(孙权字),吴地的官员任免,朕悉听尊便。”
“那是私下的允诺。”周瑜立时开口接上,“朝廷法度,还是落在纸面上为好。”
“纸面上的文章,就不能撕毁了吗?”刘协淡声问道。
周瑜含笑道:“陛下不会行此等事。”
“公瑾自以为了解朕。”刘协悠悠道:“你是否想过,吴地并不是只你们一伙势力。顾、陆、朱、张,这四家的豪强势力,不弱于你们吧?你是否想过,朕若是抛开你们,转而与这四家联手,你们又该如何自处?”
周瑜仍是含笑,道:“臣以为陛下是要节制豪强。”
“那张昭呢?”刘协稍微提高了声音,目光闪电般打在周瑜面上,要照亮他每一处隐晦的神色,道:“原本跟随孙策的人,文臣以张昭为首,武将以你为首。如今你执拗独行,张昭未必召唤不动底下的人,孙权未必召唤不动底下的人——你是在拿什么跟朕谈条件?”
周瑜依旧含笑立在皇帝对面,不语,不动,胜算在握。
刘协盯着他,电光火石间,将一切都串起来——他明白过来!
周瑜不是一个人,他的身后有张昭、有孙权、乃至于水火不容的吴地四大家族。
孙权的忠诚,张昭的顺从,四大家族的殷勤,这一切都是软化他这帝王心的表象!
早在朝廷到来之前,此地原本斗得不可开交的各方势力早已达成了协议——我们之间可以斗,但我们决不允许朝廷的势力渗透进来。这是“我们”的地盘!
但设若皇帝一来,从孙权而下,所有人都是横眉冷对,不奉召,不觐见,事情一定会传扬开来,那么就不是谈判,而是在逼着朝廷开战了。
说到战争,吴地有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但吴地的这些巨头们,并不想引得朝廷大军压境。
所以有了孙权远迎,张昭呈书,顾、陆、朱、张各献殷勤,给足了皇帝脸面,给足了朝廷尊重,但此刻周瑜一个人说出来的,才是他们全部人的诉求。
他们要吴地半自治。
刘协全然明白过来。
如果此刻他答应下来,那么方才他推测出来的一切,都不会出现在史书上,也不会出现在任何官方的记载上。后世大约会写皇帝与周瑜惺惺相惜,包容体恤,为吴地百姓不遭战乱,为天下止兵戈,就此答应了周瑜所请,成就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