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最后的帝王 青色兔子 1805 字 2022-08-29

南宫刘清与蔡琰坐着说话。

蔡琰道:“甄氏的事情,由着她去便是了,殿下何必还派人去问陛下?”在她看来,这比起皇帝要处理的军国大事来,是再小不过的事情了。

“宫里的事情,没有小事。”刘清因为爱笑,眼角已经有了细细的纹路,只是体态还是年轻的,“我命人告诉陛下,一来是因为当初经过炎儿的事情,我已起誓,凡事再不欺瞒于陛下。二来……”她有些犹豫后面的话要不要讲给蔡琰听。

刘清总觉得,皇帝对甄氏是有些不同的。从前甄氏在长安皇宫中,皇帝刚回来的那阵子,刘清总觉得皇帝像是故意避着甄氏——起初她以为是皇帝怕猫的缘故。可是后来皇帝熟悉了猫之后,便像逗弄狗一样,也与猫亲善起来,但仍是避着甄氏。具体是什么原因,刘清想不清楚,但皇帝在她这里,若是听说甄氏的事情,总是要转换话题的;又或者偶尔来她这里,遇上了甄氏,皇帝也只是点头便走过。这不像是皇帝的作风,他对宫人与身边的人向来是和善的。就是从前伏寿与董意刚入宫的时候,皇帝对她们无意,但对她们也是温和有礼的,甚至称得上是亲切了。但不知为何,对那甄氏,皇帝总有几分异样的冷峻。刘清也猜测过,是不是因为甄氏引得曹丕与袁熙争斗,而令皇帝不喜。但细思皇帝的处理方式,又的确是在回护甄氏,同时也顾全大局。

刘清想不明白这里面的蹊跷,但也清楚这事儿不合适拿出来讨论,所以就算是对着密友蔡琰,刘清也没有吐露过自己的怀疑。寻常男子见了美人,总是忍不住要上去逞能耐的。但难道皇帝见了美人,反而是避着走的?这又是何道理?

此时话已到了嘴边,刘清看了蔡琰一眼,到底还是没有把自己的猜测说出来,只是道:“二来,凡事有皇帝拿个主意,我也安心些。”她总觉得在甄氏的处理上,自己是不好擅专的,还是等皇帝发话更稳妥。

蔡琰不觉有异,笑道:“殿下这真是吃一堑长一智了。”

刘清又道:“方才伏寿见了姑母出来,我看她眼圈红红的,像是哭过了。”

两人想起伏寿与阳安大长公主这对母女之间的牵绊,也觉得感慨万千,一时都沉默了,只听得窗外初夏的虫鸣声,一阵高过一阵,像是宣告着明朗的盛夏即将到来。

建安九年,四月二日,圣寿节。是日不只是洛阳城中,天下一十三州,凡是年过花甲的老人,都得分肉一方。

而这一日洛阳皇宫内,置办了好大的宴席,远道而来的各国使节,北自乌桓,南从林邑,都纷纷来祝贺。另有十三州的大臣都督,汇聚一堂,好不热闹。

皇帝虽然下令一切从简,但众人心意拳拳,或挥毫泼墨,或进呈妙方,总之是各显神通,要博皇帝一笑。

又有袁熙出海归来,大秦商人秦论远道而来,讲述故土风情,呈出异域宝物,引得众人啧啧称奇。

相信这一日,不只是宫中朝堂之上,便是天下万民,也有许多是这二年分得了土地,真心实意希望这个令汉室再兴的年轻皇帝,能在皇位上久一点,再久一点。

天下人大约都是这么想的,只除了皇帝本人。

宴席散后,曹昂送皇帝回寝殿。

刘协饮了三杯酒,已是微醺,拉了曹昂的胳膊,不让人走,笑称要给曹昂写一幅字,给他挂在家中,驱邪避灾。

曹昂清楚皇帝此时将醉未醉,总要过得半个时辰才能醒过神来,因此也就守在一旁。

刘协斜倚在床头,望着烛光下的曹昂,因为微醺,而感到阵阵欣然喜悦,大约是宴会上的热闹在心里还没散去,他笑道:“朕有一样东西,要给子脩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