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些人多想同他交好关系,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多后悔……嗯,趁着他们还没后悔,先薅一大波羊毛再说……原不为心头趣意横生,便毫无顾忌地将心中诸多疑惑一一道来。
说着说着,话题不着痕迹地拐到了道真观。原不为微微叹了一声,遗憾道:
“我曾听闻京城道真观极为不凡,有有道高人坐镇,名声最大的便是出自观主赤霄真人之手的灵符,据闻可驱外邪、救急病、长久护持百病不生……来京后,我本有意往道真观一行,只是先前以科举为重,无瑕他顾,后又突感风寒,缠绵病榻,难以起身,竟是至今未能成行。”
“谢编修又何必舍近求远。”旁边有人突然开口言道,“寻常人难得见赤霄真人,宫中却不一样,这赤霄真人可是时有入宫的……”他点到即止,又转了话风,“更何况,没能见到赤霄真人,谢编修却另有缘法,如今痼疾尽消,贵人垂青,当日的错过,现在看来竟是一桩好事。”他的语气里带着些许酸意。
说话的这人竟是不久前还在琼林宴上阴阳怪气结果反被原不为气走的榜眼,现下他看上去却是一派和气。
于是,原不为逮着他又薅了一通,在朝会开始前,成功从他这里知晓了更多与天下道门有关的事。
其它地方且不论,只从京城这些人的反应来看,大部分人似乎并不知道这世上还有妖魔鬼怪,便是有信道崇佛之人,也不过是求个心安,却没有谁真正见过什么道门佛门的神异之事。
当今陛下登基后,大力修缮天下道观,三年前还曾在京城外的玉河之畔举行水陆法事,广邀天下道人,甚至许出国师之位,大概是指望能从中寻得一二“仙人”,圆满他求道的美梦。
然而,就在当晚,陛下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三千禁军连夜调动,直接包围了水陆法会的道场,随后火箭齐射,将玉河之畔烧成一片火海。
从此,三年前的那场水陆法会再也无人提起,渐渐被人强行遗忘,就当从不曾发生过。只是私下里有不少传言,说是皇帝大张旗鼓欲求仙,却没等到仙人,反而被一群装神弄鬼的骗子所欺,于是一怒之下才下了那等狠手!
一开始许多人都不敢提三年前这桩往事,就怕触动皇帝的怒火。不过自从皇帝结识了道真观观主赤霄真人,互相交流道学,似乎也不怎么在意三年前的事了,这也是榜眼敢说出此事的缘故。
提起道真观,大部分官员并不反感。
“……赤霄真人确是有道之士,从不以长生之说蛊惑陛下,只提修身养性,究天地之理。便是那传得神异非常的灵符,也不过是让他出手治病的信物罢了。”
“真人医术当真高明,年前家母大病一场,连宫中太医都束手无策。幸而我曾请得灵符。真人不曾亲至,只遣道童送了一枚灵丹来,家母便转危为安……”
也有人忍不住担忧开口:
“虽则如此,陛下时常招赤霄真人入宫论道,终究不妥。天子所居之地,非道观庙宇——”
又有一位老臣突然插言:
“总好过再来一次水陆法会罢!”
这话说的太过露骨,有人重重地咳了一声,众人回过神来,纷纷闭口不言。
此时,随着太监特有的尖利的嗓音传出,皇帝玄衣冕冠,驾临于金銮殿上。
柔和的晨曦抚过金碧辉煌的屋檐廊角,划过明净灿烂的七彩琉璃,于金砖的反射之下,映照在辉煌的大殿之内。
这象征着天下最顶峰权势的宫殿宛如一座厚重巍峨的山,所有置身于此的人都不知不觉一片肃穆,为那份威仪所摄。
以原不为的官职品阶,差不多就是吊在末尾自得其乐,还有闲工夫抬眼四顾,观望整座皇宫的“气数”。
对曾开辟过一世运朝的原不为而言,探龙脉、察气数不过是基本操作。他双瞳深黑,映照出漫天淡金色的“水华”,一层如水般轻而薄的淡金色“幕布”正徐徐覆盖整座皇宫上空,又像是透明的水晶钵,将整座皇宫倒扣在内。
这等气数,可不是一般妖魔敢来招惹的,寻常小妖恐怕当场就原形毕露!
再想到那藏身于宫中,与玉华公主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妖魔,原不为不觉沉吟。
“是这妖魔本身不凡,或是借了玉华公主的气运庇护,还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