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页

帅帐军议结束,结束得比预想中要快很多。

靖南侯的风格就是这样,平日里,他不会去做什么过多累赘的整顿,也不喜欢动辄将手下将领叫过来立威或者训话。

郑凡就曾对瞎子说过,靖南侯是个行动派,不喜欢开什么报告会。

凡是自己不满意的,凡是觉得无法满足自己要求的,凡是出了纰漏的,杀了就是了。

一颗人头,比十次立威的会谈,更为有效果。

且靖南侯军议,虽然叫军议,但其实也是一种一言堂。

基本都是靖南侯一个一个地下令,你们去执行就是了。

都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但问题是,论打仗的本事,燕国上下,所有人都是信服的。

就是因为自灭满门而导致在民间风评极差的燕地百姓,

在得知第二次是由田无镜挂帅后,

他们也会幸灾乐祸地说一声:野人和楚人那帮龟孙,得倒霉了。

绝对的威望,属下的绝对信服,才是一言堂的前提,否则,就等着下面阳奉阴违,局面分裂吧。

但很显然,田无镜这里,是不用担心这个问题的。

在军事方面,没人会质疑他,也没人敢质疑他。

各路将领在接到各自军令后,马上回营,聚兵的号角声在各个营寨内响起。

每一路兵马,是合聚是分,走什么线路,该如何行进,遇到问题时该如何应对,靖南侯都一一做了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