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宣读谁立为新君的诏书,这是立太子的诏书。
先废掉原本的太子,
再立新太子。
这看似有些脱裤子放屁,实则,饱含着燕皇对于自己继位者的维护。
哪有什么皇帝临驾崩前,忽然废掉太子,指另一个皇子继位的?
要么就是逼宫要么就是老皇帝疯了;
史书上要是这般一写,本来没影的事儿,也能硬生生地被猜疑出鬼影重重。
自当应是,先废掉了原太子,再立了新太子,然后,皇帝驾崩了,再然后,新太子继位,这才名正言顺,程序光明。
史书上,也能做得清白。
赵九郎念完圣旨,
随即将圣旨举起,
喊道:
“大行皇帝已驾崩,遵我大燕祖制,先定新君方可再治国丧,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
幸赖国本在此,神器方可交替,日月轮转有序,社稷平顺万年。
诸位臣工,
随本相,
一同参拜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