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大楚就将在丧失近五十万精锐的基础上,还要赔上三郡防线,同时,让燕人的兵锋,直接进入到京畿之地。
亦或者叫原本楚国的京畿之地的天子脚下百姓,将沦为……边关百姓。
所以,熊廷山必须得坚持,给楚军创造出成建制后撤的余地,就像是当年年大将军主动撤出镇南关后撤回渭河以南那样。
既然求胜无望,身为熊氏子孙,自然得着手为大楚,尽可能地多留一些血脉。
然而,这种逆势上扬,真不是说靠着主帅的胆魄就能够轻松做到的。
燕军精锐的冲阵,对于楚军而言,如同是一把把锋锐的马刀,近乎残暴地切割着楚军的血肉。
而那一面象征着摄政王本人的大纛,更是一直在向南推进,推进,再推进!
就是直指熊廷山的帅旗所在,毫无避讳。
郑凡骑在貔貅背上,手持乌崖,身旁,一众锦衣亲卫,护卫着他们的王爷一同在冲杀。
说是冲杀,实则更像是单纯地在前进,很长一段距离以来,锦衣亲卫这里并未遇到成建制的楚军。
一直到……
各路燕军的进攻势头,终于被楚人在付出巨大伤亡为代价后,强行阻滞了下来。
王爷才终于看见了立在前方的楚军军阵,以及那座军阵后头的……楚人帅旗。
同样的,熊廷山,也看见了那面大纛。
他不禁有些感慨,虽说都是王爷,但对面那位王爷,却比自己日子过得……跋扈多了。
那面大纛,竟然镶着金边,几乎和皇帝御用的金吾大纛没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