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因信息中,两者的“设计方案”完全是一模一样的,最终的结果却仍然存在细微的差别。
除了环境因素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无序性”的影响。
“无序性”,或者叫混沌,或者叫熵,都是一个意思。
万物终将归于混沌,熵增是宇宙的必然。
人体的基因表达就代表着一种秩序。
因为秩序和无序在宇宙中无时无刻的对抗。所以……受无序性的影响,一模一样的基因信息,最终长出来的对称结构却并不是完全一致。
也就是说,一个大一个小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除了这些信息之外,陆离还看到了很多。
一个人的寿命极限,从他(她)还是一颗受精卵的时候,就已经被基因决定了。
甚至一个人的各种所谓的“天赋”,全都烙印在基因信息中。
在基因信息中,还存在一种“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区别。这就是……像爸爸还是像妈妈,甚至是像隔壁老王的问题。
另外,人体基因中还存在一些“外来基因”和“无效基因”。
外来基因是病毒带给人类的。
病毒有一个特性,它喜欢“丢三落四”。在入侵人体的时候,病毒分裂增殖的过程中,操作十分马虎,经常会丢下一些基因片段,又带走一些基因片段。
所以,人体基因中存在的“外来基因”,都是病毒丢三落四留下来的。
至于“无效基因”,实际上就是人类从单细胞生物进化到现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残存下来的一些“老祖宗”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