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5页

这完全毫无意义。

这个问题对于陆离来说,就不是问题了。

辐射剧情中,避难所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了,甚至实现了小型化,微型化,连一支电磁轨道步枪都安装了微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

现实世界中的技术难题,工艺难题,对陆离来说完全不存在,只要照抄就可以了。

避难所的可控核聚变,同样用的是磁约束方式,采用碳纳米球填充石墨烯,从而制造出常温超导材料。

石墨烯与碳纳米球切线夹角11°,这个古怪而诡异的角度,竟然就是实现常温超导的关键技术。

就跟当年的重大难题——如何消除玻璃中的气泡一样,答案简单得令人无语。消除玻璃气泡只要搅拌就行,实现常温超导只要保持切线夹角11°就行。

如果不知道答案,要在无穷无尽的无数种可能中,找出正确的答案,简直就跟大海捞针一样。

实现了常温超导,就实现了可控核聚变的磁约束。

接下来还有一项关键技术。

现实中的核反应堆,发电方式……全都是烧开水,这无疑是能量利用率极低的方式。

避难所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就不是用烧开水来发电了,采用的是磁流体发电技术,直接利用核聚变产生的高温等离子体发电。

磁流体发电技术,现实中仍然已经研究出来了。但是……受限于没有强大的抗高温材料,根本无法投入实用。

避难所的磁流体发电技术,采用的抗高温材料是一种碳化钽非结晶金属玻璃体。这种材料可以在五千度的高温环境下保持正常的物理特性。

聚变反应堆的核心温度上亿度,外围急速环绕的等离子体,温度就没有那么高了,只有四千度左右。

用这种金属材料制作磁流体发电机,完全可以在高温环境下正常运转。

把避难所可控核聚变技术整理了一遍,陆离心里已经有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