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页

“行, 你说,我们商量。”太子妃还是眨着眼睛笑的甜蜜, 她喜欢他说的“共同”两个字儿。

“孤的意思是筹办一个私人性质的拍卖会, 把这些贺礼里面合适拿出宫的奇珍异宝, 都送去拍卖。拍卖所得的银两,连同这些银票,金票,都送到户部去,让朝廷在云南边区或者蜀中地区多兴建几座希望小学。”

阿茹娜安静的听他说完,对于太子殿下一开口就要把这么一大笔资金捐出去,面色不改, 眉毛都没有动一下,她发现胤礽还在眼神认真看着她,好像在等她的意见,就把那杯温热的奶-子茶朝他手边送了送,开口说道:“这个方法挺好。”

瞅着他端起来那杯奶-子茶,几口就喝完了大半儿,知道他是口渴了,就又另外拿过一个小玻璃杯给他倒了杯温热的白开水,把点心盘子也朝他的面前推了推,“喝杯水,再吃几块点心垫垫,我们先去午休。关于这个拍卖会的具体操办模式,我们边走边说。”

胤礽也知道现在已经过了午休时间,当下就没有再说话,按照她的“吩咐”,专心把自己面前的白开水和奶-子茶喝完,三块小点心吃完,小夫妻二人一起从书房出来慢慢的朝后殿走去。

“太子殿下,你的几个伴读这些年在宫外头的学院里面进学,应该也学的差不多了,这次的拍卖会就让他们都跟着参与一下,锻炼锻炼。”既然都学好了那就要给太子殿下出力,哪能白挂着太子殿下伴读的名头,天天在外面撒欢儿。

少年太子没有意识到自家太子妃的言外之意,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们在学院的学业都挺好,确实可以开始做事了。只是这个拍卖会的负责人,太子妃可有中意的人选?”总要找个可以信得过的,能力出众的人领着他们做事才好。

太子妃眼睛一眯,瞬间想到大婚那天的皇亲宗室答谢宴上,太子殿下被“为老不尊”的纳兰·容若派了三杯酒的事儿,“就纳兰家的容若大人。他的身体好的差不多了,目前也没听说皇上有吩咐他去办什么要紧的差事,每天也就来宫里头点个卯而已。”

“容若大人?”胤礽有些怔楞,他没想到自家太子妃会想到这么个人选。实在是容若大人的性情太过闲云野鹤,前两年他的身体又不大好,导致现在自家皇阿玛在安排差事的时候,都习惯性的自动忽略掉他。

不过,以他的身份和人品能力,确实非常合适。“上次明珠大人也开心的和孤说起,容若大人的身体已经好了很多,孤下午就和皇阿玛还有容若大人说说这个事儿,再给他们写个具体的章程。只是,还是要劳烦太子妃跟进此事。”

阿茹娜笑了笑,清澈明亮的杏眼里光华流转,“太子殿下,你专心忙你的出阁讲学就好,其他的事儿都不用管,适合拿出去拍卖的贺礼我会尽快整理出来。”

在原本的历史上,近代文明的拍卖行业是开始于十八世纪的英国。两家大型的拍卖行“苏富比”和“佳士德”,于1744年和1766年先后在伦敦成立。

这两家拍卖行的出现,对其他国家的旧货行业和典当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模仿效应,世界各国都纷纷开始建设自己国家的拍卖行。

古华夏最早的拍卖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清朝末年的时候,大清国不光有了世界最大的拍卖行在华夏大地开办的分行,还有很多典当行老板开办的小型私人拍卖会。

所以,在公元1685年的现在,胤礽和阿茹娜要带头开办世界上的第一家拍卖行,就要好好的写个流程章程出来,交给有能力又信得过的人操办,保证让拍卖会行业在这个世界有个顺顺当当的面世。

此事议定,胤礽怀揣着要找时间和自家太子妃好谈一谈的想法,抱着她安心的开始午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