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戈笑道:“秦镖头消息灵通啊,确实,我是靠麻药放倒了他,否则真要打斗,就算最后将其擒下,怕是也少不了伤亡。”说罢又正色道:“不过我对此却毫不惭愧,我是捕头,刘破是贼,我抓他,那是职责所在,自然是不择手段,代价越小越好,可不是比武斗法要讲公平。”
出乎意料的是,“秦公子”也点头:“说的也是,对那种恶贯满盈的恶徒,确实不用讲什么江湖道义。就是我到青州前,听闻青州出了个‘小王神捕’,是江湖正道新星,邪魔外道克星。都说未来闻花楼七公子又要加一个,变成八公子。所以我觉得,‘小王神捕’怎么说,武艺也不会比那七位差太多才是。”
所谓“闻花楼七公子”,指得是江湖上七位最富盛名的年轻高手,在其中一位名叫皇甫渊的公子邀请下,共游闻花楼,畅饮美酒,切磋武艺,甚至还赋诗弹琴,留下了一段传奇佳话。据说当时为了亲见七公子的风采,许多大家闺秀、豪门千金都汇聚闻花楼,江南四大花魁也来了三位,当真是好大场面。
王戈笑道:“在下这三脚猫的功夫,何德何能与闻花楼七公子相提并论,拼尽全力,用尽手段,也仅能维护青州一域治安。更不用提风采学识、气度人品了。”
那“秦公子”听了王戈这认怂的话,却是深深看了他一眼,低头抿了口酒,竟是没有再出言揶揄。
第十章 耳目灵通地头蛇(上)
第十章耳目灵通地头蛇(上)
除了“秦公子”中间的这段小插曲外,这餐饭可以说是吃得宾主尽欢——至少表面上看起来如此。
四海镖局本身背景、人脉、实力都摆在那,一般也不需要捕头们多做什么照顾,无非就是认个脸而已。
总捕谢威与王戈同行,路上看到不远处支在路边的面摊,笑道:“小王捕头,听说你花了不少钱,帮这青州城里的泼皮混混们找了营生?”
王戈恭声回道:“都是些粗贱活,也算是给他们找个事做,免得游手好闲,多滋生事端。”
谢威笑笑:“还真别说,这三年来,青州城里不仅大案少了,之前那些泼皮混混、地痞帮派之间抢地盘的乱斗,也少了许多。这乱葬岗,比起往些年,可是清冷了不少。不得不说,小王捕头这也是大功德一件啊。”
“总捕头谬赞了,我也是为了多些耳目,办差的时候,方便一些。其实我也出不了多少钱,而且他们赚了的,大头也得归我,说起来,出息倒也未必比田产少多少。”
“你这么想可就错了。”谢威背着手,一副长辈语重心长的口吻:“田产那毕竟是田产,不管怎么样,就是在那摆着。你把钱给那些泼皮混混,就他们那底性,真能长久地老老实实卖力气干活?到时搞不好,他们重操旧业不说,你那钱也打了水漂。”
“总捕头教训得是,但事到如今,也只能希望他们能真的按下心好好做事了。”王戈叹了口气,一副也有些忧心忡忡的样子。
谢威又转而说道:“小王捕头,你不是和二府大人家有些关系么?何不把你花在那些泼皮混混头上的钱,拿来打点。想必运作个州府的总捕头,不成问题。当然,小王捕头也可能看不上这总捕头的位置,毕竟说起来,进项不多,责任倒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