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页

“对,什么也不做,就在这守着。”

王戈解释道:“我们不知道那蒙古高手的身手如何,不能确定凭你我二人是否能对付得了,他们这时候派到大明来的高手,至少应该也是准一流或一流高手。”

程浩妍想了想说道:“若是来的蒙古高手我们对付不了,就按兵不动?”

王戈摇头,耐心解释道:“若是发出了暗号,却没有见面,那他们立刻就会知道出事了,就此打草惊蛇,他们要么离开,要么改换计划,我们的先手就没了。”

“那我们什么也不做,在这守着是?”

“他们约定的暗号,是一日一查,也就是说,他们应该每天都会看到这扇窗户。”王戈说道,“如果他们不是住在这附近的话,那应当每天都会经过这条街。我们在这里,就可以观察到所有经过这条街的行人。”

程浩妍有些疑惑:“来来往往那么多行人,如何能确定哪个是来观望的蒙古高手?照王兄你之前所说,那蒙古高手,应当也是和明人没什么区别。”

王戈说道:“若是在太原或是青州,自然是很难。但这岢岚州城却远没有前两者之繁华,一直以来都是边关军镇,城中百姓身份比较单一,也并没有多少往来的江湖人物、闲杂人等。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是普通人还是江湖人,多少能看出来一些。而且,既然是一日一查,我们便不必一定今日将人找出来,可以有几天慢慢排除嫌疑目标。”

王戈已经有些谆谆教导的意思了,程浩妍也是一副受教的模样,想到什么问题,就直接问出来。

她也看得出来,这位云山派的王平安王兄,江湖经验要远比她强出太多太多,而且行事也不像通常的江湖老前辈那般因循守旧,头脑灵活,应变机敏。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样的人通常刚愎自用,很有傲气,但王平安却待人颇为谦逊,特别是对她十分信任,也愿意传授经验,教导一些行事的方法手段,甚至连刀柄暗器的飞刀这种独门秘器都送了她一柄。

所谓的良师益友,应该便是这般的吧。

一整个白天,王戈和程浩妍都是在这茶楼包间内度过。

看着下方一个个行人,王戈不时地点评几句,从一些细节推断出其可能的身份以及出现在这条街的目的。

不得不说,有过后世的经验,加上从小在那无名山谷中为各种经验丰富的江湖老前辈教导,后来又去草原当过探子,在青州当了三年捕头,王戈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都是这个时代少有的。

“你看那个汉子,步履匆匆,面色凝重,应当是家里出了事情,急着回去处理。他步频虽快,但蹬地无力,腰腹和臀腿协调性差,呼吸急促,面红汗出,显然是功夫,甚至都不是做粗重活计的人。但从他的打扮来看,也应当不是读书人,有一定可能是铺子里的伙计或学徒。”

“那位大婶,挑着菜行走的架势,应当是身负武功,但练的是外家功夫的路数。不过看她和周围店铺的人打招呼的样子,都是熟人,显然居住已久,不太可能是我们的目标。”

“那位老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