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少亭很容易就安排好了内应,而燕王得到消息后,隔日进攻时,直接让宋忠麾下那些前燕王亲卫的父兄子弟做前锋,打着的也是旧日旗号。宋忠阵中的燕王旧部看了,自然知道宋忠之前所说都是谎言,他们本就对宋忠不满,这下子更是炸了锅,直接倒戈投降。在尹少亭安排的人刻意煽动下,怀来城直接爆发了内乱,而且城门也被打开,燕王大军很顺利地就攻入城中。
燕军大胜,宋忠也被俘,但在尹少亭的求情下,燕王没有杀他,只是囚禁,交由尹少亭看管。毕竟此役,尹少亭是首功。
怀来大捷之后,开平、龙门、上谷、云中、永平等地也都陆续归降,这些地方的将卒许多都是燕王曾经的部下,和他一起参与过多次北征。之前或许还存了一丝观望的想法,但在怀来一战,宋忠三万大军被败后,就再无其他想法了。
当京城刚刚得到燕王起兵的消息时,朱允炆并未慌张,他本就已经名张昺、谢贵对燕王动手,这种消息在预料之中,只是没想到张、谢二人竟然未能成事。但他自认为在北平及周围的布置和安排十分周全,燕王只有八百亲兵可以调动,必然翻不起什么浪来,很快就会被剿灭。
但没多久,和燕王的上书一起来到金陵的,还有就藩于宣府的谷王,他带回了宋忠所部大败的消息。
燕王的上书,和他誓师传告天下的话差不多,都是说朝中有奸臣,他要起兵靖国难,清君侧:
“皇考太祖高皇帝艰难百战,定天下,成帝业,传之万世,封建诸子,巩固宗社,为盘石计。奸臣齐泰、黄子澄包藏祸心,橚、榑、柏、桂、梗五弟,不数年间,并见削夺。榑、柏尤可悯,为奸人谋害,命丧黄泉。圣仁在上,胡宁忍此!盖非陛下之心,实奸臣所为也。心尚未足,又以加臣。臣守藩于燕,二十余年,寅畏小心,奉法循分。诚以君臣大分,骨肉至亲,恒思加慎,为诸王先。而奸臣跋扈,加祸无辜。执臣奏事人,棰楚刺热,备极苦毒,迫言臣谋不轨。遂分宋忠、谢贵、张昺等于北平城内外,甲马骑突于街衢,钲鼓喧鞠于远迩,围守臣府。已而护卫人执贵、昺,始知奸臣欺诈之谋。窃念臣于孝康皇帝,同父母兄弟也,今事陛下,如事天也。譬伐大树,先剪附枝,亲藩既灭,朝廷孤立,奸臣得志,社稷危矣。臣伏睹《祖训》有云:‘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臣谨俯伏俟命。”
一番言辞恳切,表面上看来,是将建文帝从迫害五位藩王的“罪名”中摘除,将帽子都扣在了齐泰、黄子澄这些“奸臣”头上,但实际上还是给燕王自己找起兵的名义。
建文帝这才又惊又怒,召廷臣商议应对之策。
最后的结果,是祭告太庙,削朱棣宗室属籍,废为庶人,下诏讨伐。命已六十五岁的开国一等功臣、长兴侯耿炳文佩大将军印,驸马都尉李坚为左副将军,都督宁忠为右副将军,率军十三万伐燕,数路并进,号称百万大军,同时传檄山东、河南、山西三省供给军饷,并于真定设立平燕布政司。
至此,燕王靖难的开端,和另一个时空没有王戈的历史基本相同,但很快,王戈的“蝴蝶翅膀”,便将开始强势地影响“历史”。
第三百四十八章 入大同
第三百四十八章入大同
对于燕王靖难的这段历史,在穿越之前的王戈,了解的并不多,只是因为一些小说、影视剧的影响,大概地记得一些故事、人物,知道最后的赢家是朱棣,知道靖难功臣里有朱能张玉,知道过程并不轻松,并不为人所看好,最后赢得险之又险。
但具体的细节,却了解得不多。
在靖难开始之前,王戈并不想做太多出格的事情,以免影响历史走势,让朱棣没有机会起事,或者被扼杀在起事之前。但既然现在靖难已经开始,那他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想办法为燕王提升实力,帮他打赢仗就是了。至于会不会改变历史,也考虑不了那么多。否则的话,他不如早早攒了钱去做富家翁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