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页

正在皇甫渊震惊惶恐,犹疑不定的时候,王戈却又表情悠哉地继续说道:“至于你说向朝廷告密,那倒也随你,不过皇甫孝廉呐,你这举人的名头,是从何而来的?你们皇甫家与那位大人之间的勾当,如果也有人向朝廷告密,你说会怎么样?你猜猜,我们手里有没有证据?”

如果说刚刚提到四叔宠妾的身份,让皇甫渊仿佛掉入冰窟的话,那现在这番话,就宛若惊雷炸响了。

皇甫渊能够考上举人,确实是因为皇甫家用了些手段,提前得知了部分考题,让他有了准备。

这件事情,他觉得根本不可能泄漏,更不可能有实证,所以他们才敢做这件事。但想到之前王戈所说有关四叔宠妾身份的事,他又有些不敢确定了。

泄漏乡试考题,科考舞弊,这种事情,在大明朝是会受到严惩的,可不单单是被格除功名那么简单。涉及的官员,和皇甫家有关联的人,同样要倒大霉。至于皇甫家和他自己,那就更不用说了。

哪怕没有实证,这件事情被传扬开来,对皇甫家和那位官员,都是很大的麻烦。

皇甫渊这下算是明白,为什么王戈敢说能“控制”得了他了。

确实,就算不提对方有能够杀死滕烈、杀死司马俊秀的实力,单就这两个有关皇甫家,有关他皇甫渊的秘密,就足够让他不敢反抗了。

看到皇甫渊一番表情变幻后,整个人就如霜打的茄子般蔫下去后,王戈知道,这位“天之骄子”应该是“认命”了。

第三百八十二章 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第三百八十二章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其实早在几年前,王戈在太原第一次见到皇甫渊后,就对这位“闻花楼七公子”之首的江湖新贵提起了兴趣。

在他看来,皇甫渊在江湖上,既不是那种追求所谓侠义的理想主义者,也不是那种追求武道巅峰的武痴,而是属于那类喜欢交际、热衷权势的人。

但皇甫渊已经中了举人,跨过了科举中乡试这道最难的关卡,若醉心于权势,按理说应该继续在科举中前行才对。但奇怪的是,中举之后,皇甫渊似乎失去了博功名的动力,一直都在江湖上行走,参与各种大小盟会,各类江湖事件中都能看到他的影子,竟是一门心思地在江湖上博名望。

这是很不合理的,一个这么年轻就能够考上举人的人,没道理不继续读书,继续往上考。虽然洪武年,重文抑武的现象还没有像明朝中后期那么严重,但科举出身,考功名做官,明显还是比在江湖上混要有前途得多。

所以这些年,王戈在收集各类南方的消息时,都有刻意地关注皇甫渊的情况。当道衍给了他更大的权限后,他也授意南方燕王系的情报收集人员,多去关注和收集一下皇甫渊以及皇甫家的信息,特别是关注一下皇甫渊的几次科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