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宇突然问道。
“尚在”蔡懋德一怔之下,随即又道:“此子虽年轻,但见识过人,而且为人方正,志向远大,是个有伟大抱负的年轻人,前途不可限量!”
常宇一惊,没想到蔡懋德对于成龙评价如此之高,这才相处几天时日,看来老蔡还是很有识人之明呀,这于成龙仕途的确不可限量,至于前途嘛,穷困一生!但人家抱负不在于此,追求不同,这也是他的伟大之处。
“于成龙是个有才干的人,不过太过年轻,厂公为何不留在身边先历练一番在送朝中”蔡懋德提议。
常宇皱眉沉思,蔡懋德所言不错,但是他还是决定不能把于成龙留在身边,第一,此人太过刚直,眼睛里容不得一颗沙子,东厂和锦衣卫干的事根本就见不得光,而且太原此时形势非常之时,很多事情都要睁只眼闭只眼,一些龌龊事大家心知肚明,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但若把事情交给于成龙来做或者来管,那好家伙,一下子能逼反很多人,而这个时候的太原形势太敏感,不容出一点乱子。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他怕留于成龙在身边,把好好的孩子要么给带坏了,要么两人水火不容!想想还是赶紧让他保持原本最真实的自我,送到京城入朝,为大明好好奉献。
“让他立刻启程进京吧”常宇下了决定,抬头正好看见有个传令兵在门口探头进来。
“报,将军,锦衣卫指挥使吴大人带了几百人要从东门出城!“
额,吴孟明要出城?
周遇吉眯着眼看了常宇一眼。
现在太原戒严,无军方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城,所谓的军方命令是由总兵周遇吉和东厂提督常宇签发,所谓的任何人,就是除他俩之外的所有人,甚至连晋王朱审烜都没办法擅自出城,至于原因,大家懂得。
甚至连堂堂锦衣卫指挥使也没这个权限,本来以周遇吉的职位是没权限限制吴孟明的,但常宇有呀!
这个时候吴孟明拉几百人出城要干嘛,这可不是小事,但周遇吉实在没权过问,所以用目光询问常宇。
“让他出去!”常宇只是淡淡对传令兵说了句,并未给周遇吉任何解释,东厂的人办事除了皇帝外,不用给任何人解释!
周遇吉也深知,这两人应该又策划了啥见不得人的事去了,只是耸耸肩和王继谟,蔡懋德来了个大家心照不宣的眼神交流。
“几位你们忙吧,咱家还有事要办”常宇起身,伸了个懒腰!
“贼军就在眼前,厂公大人今儿怎么这么大的心,双手一摊,不管不问了?”周遇吉笑问。
“这不是有你嘛,你是三关总兵官,行军打仗即是本份也是长项,何况这还有个总理军务的王总督,咱家一门外汉就不瞎凑热闹了”。说着朝外走去:“咱家还有大事要做?”
“什么事情这么急切?”周遇吉起身相送,随口问道。
打架!
常宇给自己的定位就瑕疵必报,而且绝对不可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要的是立刻的,马上的!
而眼下报仇谈不上,场子一定要找会来!
找谁?
晋王!
刚刚在西海子吃了瘪,转头他要就要把场子找回来。
“方三,去晋王府下战书,约晋王爷半个时辰后,西海子边不见不散,今天要打的他王府侍卫以后见到老子绕道走,春祥,去军营召集人马!”
出了城楼常宇便大喝道。
身后的周遇吉摇头苦笑,还是那个好战的主!只是他怎么平白和晋王结了梁子了?
清徐到太原近百里地,贼军先锋天黑之前必然抵挡太原的南大门晋源县境内扎营。
而晋源就在太原眼跟前,近在咫尺,可谓兵临城下了,太原保卫战进入先导片了。
大南门城头上,军方将领以周遇吉为首,游击将军以上齐聚一堂,文官除了宣大总督王继谟和太原巡抚蔡懋德外别无他人。
当然还有匆匆而来的东厂提督常宇!
常宇进来,诸人刚要起身见礼被他挥手止住,示意周遇吉继续议事。
“据探子所报,贼军先锋一万五千余人,过半骑兵,已然发兵预计晚间可达晋源”。
周遇吉盯着常宇低声说道。
“贼军主力呢?”常宇问。
“相隔二十里也已发兵!”
常宇陷入沉思,贼军先锋轻装上阵晚间可达晋源,贼军主力在流民的包裹下又有辎重拖累,到了晚间最多也仅能刚过清徐,和先锋至少拉开有五十里的距离。
“周将军如何谋划?”常宇抬头问。
“增加城外探马,增强城内外巡防守备,以待贼军到来!”周遇吉面无表情,突又道:“厂公难不成有什么谋划?”
大堂顿时寂静无声,几十双眼睛盯着常宇,毕竟常宇公职身份是太原督军,这和监军一字之差性质可大不相同。
简单来说,他可以在军务上不只是指手画脚,而且可以做出决策。
虽然常宇在指挥打仗上并无经验,不过这些天的瞎折腾也让周遇吉等人另眼相看,表面上没占到什么大便宜,但一番猴戏耍的贼军团团转不说还为太原城防硬是挤出几天时间。
而且这小太监不光有智还有勇,打架功夫一流不说还偷偷潜入贼军大营把赫赫有名的小闯王李来亨给干掉了,只此一件事,便名动全军!
所以,常宇现在在军方还是有威望的,便是连蔡懋德这等太监的死对头文人集团对他也有爱恨有加!
所以他的意见和建议很重要!
或者潜意识,这帮文武已经把他当做主心骨了。
“何不出去打一场!”
常宇淡淡一句,语惊四座!
贼军大军来袭,兵临城下,理应以城据守,此时常宇竟然提出要主动出击打一场!
搞事情!
看着诸人皱眉头,常宇起身,表情慎重:“贼军先锋不过万人余,主力尚在后方几十里外,咱们若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迎头暴击,贼军主力定然救援不及!”
“但打这一场意义所在呢?”周遇吉提出疑问,在他看来这一战可打可不打,较之先前的狙击战一样,实际意义不大!至少是以他角度来看是这样的。
然而常宇却不这样想!贼军东征以来,官兵俱是闻风而逃,或者献城投降,未经一战大摇大摆拿下大小数十城,推进几百里!
这是耻辱!
大明的耻辱,大明军队的耻辱,当然也是大明武将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