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层……
就这么一层一层地快速将各种信息整合,在一名旅客擦肩而过远去后,向坤已经可以通过新的认知模式,在脑海里建立一个快速的认知模型,进行很多直接的推算。
比如他可以知道这个人小腿曾经受过刀伤,伤到了脚筋,受伤的角度大概是什么样;他身体的哪些软组织磨损比较严重,走路或跑步时有哪些习惯,受到哪些影响;他的哪些器官有问题,大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他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怎么样,力量大概如何;他可能的职业和他对自己的威胁程度;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幅度最小、最省力地制服他,怎么样能在不伤到他的情况下让他快速失去反抗能力……
很多信息以前向坤通过正常的观察,各种感官信息的分析,也可以推断出来,但远没有现在这么直接和快速。新的认知模式,拥有更加高效和全面的优势,能够更快地看到以前能够看到的东西,也能够从全新的角度看到以前看不到的东西。
但缺点,是对脑力的消耗极大,观察没一会,他便开始有些眩晕感。
向坤停下了观察,休息了一分多钟,眩晕感消失后,便拿手机叫车,准备回家。
等车的时候,一个拉着行李箱的高挑女郎经过,她走过来的时候,向坤就下意识地开始观察,然后一看就被吸引了目光,视线紧紧盯着。
那女郎显然已经习惯了这种注视的目光,男人嘛,所以她并没有太在意,直接拉着行李箱经过。
但在他错身而过两步后,向坤却忍不住在她身后说了一句:“有空的时候去医院检查一下吧。”
那女郎皱眉回头看了他一眼,低声骂了句“神经病”,然后加快脚步离开。
向坤知道会有这种反应,不过刚刚确实也是没忍住,因为以他建立的认知模型来判断,这女郎的内脏有了十分严重的病变,具体的原因和情况尚不清楚,但知道继续恶化,可能用不了多久就会危及生命,所以下意识提了一句。至于她会不会去看医生,看过后会不会痊愈,就不是向坤会去关注的了。
不久后向坤上了车,又是下意识地开始建立他所乘这辆车的认知模型,从车的外形物理结构,到底盘、传动系统、变速箱的结构,再到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结构,到此时这辆车的运动轨迹和状态。
到了小区门口,下车后,向坤站了一会,从那有些眩晕的状态中脱离出来。
他现在基本知道,这种“新模式认知”并不是万能的,想要成功建立有效的认知模型,依然需要足够的感官信息收集,需要对那个事物有足够的了解。
比如对那架737,他并没有对这些飞机有提前的调查和了解,仅靠飞机上临时坐在座位上收集的感官信息,想到脑袋快炸掉,都没法建立有效的认知模型。
比如对汽车,他比飞机要了解得多,但了解的程度也有限,所以这一路也没能建立很完整的认知模型,作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