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些记忆片段是得自那只变异蜘蛛,就足以说明是谁活到了最后。
从那些变异蜘蛛的记忆片段中,它所看到的、自己的部分肢体,以及偶尔经过水面时的倒影,向坤可以看出来,它在对付那变异树之前,体型只有后来的一半大,口器已经有很大的变异,但身体上并没有什么绿色根须之类的存在,在对付变异藤蔓的时候,它的身体已经变大到了脸盆大小,但身上也没看到绿色根须。
向坤推断,变异蜘蛛解决变异树应该在前,而吞噬变异藤蔓在后——那些长在身体上的绿色根须,那些奇奇怪怪的“转化分枝”、“重构分枝”,都是之后才发生的变异、获得的能力。
在与变异蜘蛛的搏杀过程中,向坤没有发现它拥有那变异树的任何一个能力,在蜘蛛的记忆片段中也没有发现它有使用过。
所以倾向于判断,这变异蜘蛛并没有获得变异树的能力。而它获得变异藤蔓部分能力后,身体却是出现了很大幅的变异,比如那些延伸于体外的绿色根须。
由此,向坤认为,变异生物要通过鲜血得到其他变异生物的特殊能力,除非本就是同类,基本结构一样,否则的话,身体必须要出现大幅的变异,才能快速适应。
就好像直接给一台电脑插了个外设一样,让它直接具有某项功能。
而向坤喝了某一变异生物的鲜血后,等于是把它们给拆了、卖了,换了钱,给自己的电脑换了更好的配置,至于新的功能,则要先理解它们的原理,再根据自身的情况做改进。
自身硬件能够实现的功能,就靠修改软件后实现,自身硬件不能实现的,就慢慢买零件来改造,在不大改形态的前提下,将那功能整出来……
毫无疑问,论难度,后者要比前者困难得多,而且最后实际的功能效果也未必能超过前者,或者说功能表现有所不同。
但有一点却是前者无法比的,那就是兼容性,以及有可能根据所知的原理进行其他功能的衍生、扩展,并对已有的功能进行加强。
就好像郭天向的“对视建立自身恐惧投影”,到了向坤这里衍化成了“投影俱现”,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实际上影响力更强。
向坤推测,自己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法获得郭天向那个能够直接用声音催眠人的能力,应该还是他原本的身体结构、某些能力与这催眠的能力有冲突。等到他找到具体的冲突是什么并进行解决后,应该就可以掌握这项能力,或是衍生出其他相关能力。
回到这只变异蜘蛛,仔细研究过它的记忆片段以及后来看的有关蜘蛛飞行的相关资料,向坤认为它的飞行,更多的还是依靠电场。而这种方式,向坤觉得他是有一定可能在不改变身体结构的前提下获得的。
一百多年前,几有人发现“蜘蛛会飞”的情况了。
人们有时候会在海上航行的甲板上,发现突然出现的大量蜘蛛,是被风“刮过来”的,这些蜘蛛可以借风飞行数十上百英里,从一地转迁另一地,甚至“漂洋过海来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