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坤没有立刻回到大巴旁,而是快步过去,找两辆私家车要了他们后备箱里的警示牌,跑了两百多米放置,给后面的车辆提醒、警示,避免发生二次甚至三次事故。
然后向坤回到大巴旁边,帮一名乘客从应急窗口出来,让那些从应急车停车道过来帮忙的人,把他带到路边。
向坤重新翻身进了车里,车内的情况十分惨烈,他切换到红外热成像视觉模式,快速地建立认知模型,判断车内乘客的伤情。
有很多人在向他求助,旁边离得近的、被压住的人更是伸手想要拉他。
向坤一边告诉他们已经报警、叫了救护车,马上会有人来帮他们,让他们不要急,一边按着脑中计算出来的方案开始行动。
他先帮那些伤得不是很重,只是被卡在了某些地方动弹不得的人,小心地在不对周边其他伤者造成二次伤害的情况下,从应急窗离开。
至于那些受创严重的伤者,即便他们叫得很凄惨,不断地求助,向坤也只是用言语安慰,没有去移动他们。他刚刚已经观察过,这辆车并不会发生起火爆炸之类的情况,可以等专业的医务人员来做急救。
向坤也找到了他记忆中那和小男孩坐在一起的瘦小男人,但只是一眼,他就知道,那人已经死亡了。
帮几名还能行动的乘客离开后,向坤也出了大巴,去帮人抬一辆翻撞在路边护栏的suv,让人将里面卡着的女乘客救出。
因为有好几个人帮着抬车,他出力的时候倒也不用顾忌。
当隐隐地听到救护车、警车的声音后,向坤才停下了各处救援、帮忙的行为,背着自己的背包,站到旁边和那依然还表情有些懵的小男孩在一起。
但是对于他小声地说着要找爸爸的请求,向坤却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在他的认知模型中,找不到一个最合适的、不会影响到这个孩子心理的答案,所以只能沉默以对。
好在小男孩也没有继续吵闹,只是站在向坤的边上,眼巴巴望着那辆侧翻在地的大巴。
交警、急救、消防的人都已经赶到了,在紧急地处理现场,救治伤员,梳理交通。
向坤快速地观察着那些来救援的人,然后选择了一名女性医务人员,走过去把小男孩交给了她,并且告诉她这男孩的家长还在大巴里。
那医务人员看到他身上有血迹,问道:“你也是那辆大巴的乘客?过来检查一下,看看哪里受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