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示警的对象,不用说也知道了。
即便在红外热成像视觉模式下,那大鸟的位置还有身体都没有任何变化或移动,但向坤还是本能地知道,它的注意力已经到了自己身上,它发现自己了!
向坤在移动过来的过程中,那树上小鸟他是有发现的,但他并没有在意,按照他的经验,造成的动静并不会惊动那只小鸟。
但很显然,他失策了,这并不是一只“正常鸟”。
向坤没有时间懊恼,他的大脑飞速计算着,推演着各个行动方案的可能性。
继续待在原地,假装什么都没发生,寄希望于“变异大鸟”没发现自己?
不,没意义,虽然现在还没发百分百确定大鸟发现了自己,但赌那一点点几乎不可能的概率,太被动。
直接爆起发难,按照之前的计划,发动攻击,把大鸟擒住?
但之前的方案,是建立在大鸟没有发现他,他先手的前提下。最重要的一步,是用控制飞行的“超联物”吸引大鸟的注意力。但现在既然大鸟已经发现他,那这个方案就没法完全执行了。
按照上次在伍舒山时的短暂遭遇,他对大鸟的行为模式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如果他这时候直接发动攻击的话,这大鸟百分之九十七的概率,是直接振翅高飞,先跑再说。
脑内的这一番思考和计算,只是瞬间便有了结果,于是在树上的小鸟发出示警鸣叫、那“变异大鸟”注意力转移过来几乎同时,向坤大骂出声:
“叫个屁啊!吵死了!”
说着,还弯腰捡了块石头向树上掷了过去,不过并没有击中那小鸟,只是把它从远来的位置惊飞。
而后,向坤也不再隐藏自己的行踪和动静,骂骂咧咧地在山林中行走,不过移动的方向,却是和那“变异大鸟”的位置向反。
如果突然出手,大鸟肯定要跑,这个距离下,他拦截的把握很低很低。既然已经暴露行踪,就索性放开来,做出一副并没有意识到“变异大鸟”存在的姿态,“光明正大”地在山中行动。
毕竟,那只“变异大鸟”一直处在隐身的状态中,它未必知道向坤已经发现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