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些信息并不是他直接从这些工蚁得来的,他和这些工蚁没有直接的联系,他是通过建立了联系的蚁后得到这些信息,也需要通过蚁后来间接对这些工蚁下达任务。

这些工蚁,就像是一个个的弱感知探头,通过蚁后来进行信息中转。

向坤和蚁后以及最初那只建立了联系的工蚁之间的感官信息传递,几乎可以无视距离,也没有传递的延迟。但那些“飞行工蚁”、“小工蚁”和蚁后之间,却显然不是通过“超感物品体系”进行的信息传递。

向坤暂时没有搞清楚它们之间的信息传递原理,但通过观察和实验,很确定这不是原本蚂蚁传递信息的方式,而更像是当初他在秦岭无人区干掉的那只“变异蜘蛛”制造的遍布各处的“转换分枝”、“重构分枝”。

似乎他在不知不觉间,将这种制造特殊植株的能力,通过“超感状态”的改造,一定程度上授予了蚁后。

蚁后也不是通过嫁接或重构植株来实现这一能力,而是通过产卵,用它的工蚁们来实现相应功能。

它们传递信息,应该是通过一个一个的节点,进行短距离的隔空传送,然后汇聚到蚁后那里。

目前受限于数量,它们能传递信息的内容和距离都很有限,远远不如向坤自己的感官能力。

但向坤能够预想到,当这些特殊的工蚁达到一定的数量后,以后应该可以覆盖到一大片区域,就像当初那只“变异蜘蛛”在林中四处设下“分枝”来进行警戒一样。

而且,这些“工蚁”除了感知信息外,明显还有很多其他的应用方式。

在建立了稳定的联系后,向坤便让跟他一块研究那些蚂蚁的老夏给那只蚁后,和最开始的大工蚁取名。

老夏没有任何犹豫地给两只蚂蚁取了“零零一”和“零零二”的“名字”,大工蚁是“零零一”,蚁后是“零零二”,简单、直接、好记。

此时在步行街路边椅背上被周锐发现的,其实就是“零零二”产下的“飞行工蚁”之一,是向坤带到镇上来的。

在察觉到中午到店里吃饭的人里有周锐、米乔、高树后,向坤便起了念头,想要让周锐“发现”一只“飞行工蚁”,并且意识到这工蚁的不同,把它带回去研究。

虽然老夏帮他筹建的研究基地、实验室已经在施工之中,一部分设备也已经下了单,但离建成投入使用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即便建成,他和老夏的相关专业知识也还欠缺很多,设备也不可能多全。

如果“神行科技”对那只“飞行工蚁”有兴趣,进行研究的话,肯定能得出很多的他和老夏目前没办法得出的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