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页

王承业和韦襄互不对付,天底下人尽皆知。

他进门之后,看到坐在席上的韦襄,鼻子里冷哼一声。他与堂上的柳祭酒和一众熟人见了礼,对柳祭酒感慨道,“我今日闻得今日之事,乃痛心疾首。小儿素日在家中虽无甚长进,却也是仁善平和,兄友弟恭之人,未曾想到了国子监里,反而做出这等事来,简直闻所未闻!不过说到底,还是我等这做父母的责任。儿郎们在家中,丰衣足食,管教得太过纯良了些,不识人心险恶,遇到那横行霸道之人,就忍不住出手教训,也是常情。”

旁边人皆纷纷颔首,道:“君侯言之有理。”

韦襄自是知道今日的事情经过,听得这话,冷笑:“也是巧了,我等的儿郎,在家中也是恭顺仁孝,从不见半点暴戾。到时到了国子监中,与那些什么自诩金枝玉叶之人相处一处,就变得惹是生非来。我不才,自幼受教,知晓

遇事三省。这被人打了,总该想想别人为什么打。在家中,我时常教导小儿,他是人不是犬,遇到犬吠,切不可冲上去学那犬吠,更不可与疯犬互咬一气。究竟是儿郎年少冲动,按捺不住。”

此言出来,亦有有心人纷纷附和。

王承业面色沉下。

“我亦自幼受教,常听老人说,世间无奇不有,若遇得谁人像疯犬一般乱咬,莫为面上所惑,须知晓那就是疯犬无疑。”他说,“天底下就是有那么些人,天生命里少了人丁兴旺四字,却不信命,非要接枝续叶弄出排场来。可歪树终究生不出好果来,疯犬养出疯犬,到国子监来丢人现眼。”

这话,不但骂了韦襄品行不端,还讥讽他子嗣单薄。

尤其子嗣之事,是韦襄痛处。

京城里人人都知道,韦襄盼儿子盼得紧,家中妾侍众多,可努力多年,只得一个儿子。故而那韦翰虽是他堂亲的儿子,他也要接过来当作自己亲生的来养。

韦襄道:“那老人必然也曾说过,龙生龙凤生凤,做人须得知足,切莫得陇望蜀。就算是真皇亲宗室里出来的王子王孙,到了宫里也不过是客人,至于其他的什么公啊侯的,就该本本分分,莫总想着进什么宫学。否则进了又被撵了出来,面上须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