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页

虽说二人是钦差,但代王是皇族,原本不必这么客气,但这两人是皇帝身边最宠信的大臣,这一代的代王为人低调,可不愿惹恼了他们。

大同虽因严冬和战争显得萧条许多,代王府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一殿一厅,一砖一柱,一花一木,皆具匠心,银安殿上朱漆粉垩,雕梁画栋,真是金碧辉煌,豪华尊贵之极。

二人是钦差,王爷先以臣礼叩拜,向皇上问安,二人昂然直立,代正德受了礼,然后再向代王叩拜,双方好一通客套,这才分宾主落座。

寒暄良久,代王问道:“皇上请两位大人赴大同劳军,并巡视边关战事,不知二位何时召杨一清回城啊?”

杨凌欠身答道:“回王爷,下官听说前方战事甚急,杨总制身为主帅,不可贸然离开战场,所以我想明日和张公公同去镇羌堡看望杨大人,并视察那里的防务。”

代王呵呵笑着,两只眼睛眯成了缝儿,不断点头道:“甚好,甚好,今年鞑子重兵云集,本王着实担心的很呐,幸亏皇上派了杨一清这员干将,仗打的有声有色,是该犒赏的。”

他举起茶盏,轻轻啜了口茶,微笑道:“虽逢战事,可是本王要纳侧妃,皇上已经允了,这事儿就不能耽搁了,五日后本王纳侧妃过门儿,两位钦差大人到时一定要来王府饮杯水酒呀。”

王爷若纳个寻常妾室,无须禀明皇帝,可是侧妃也是王妃,必须要请旨要皇帝颁下诏令圣旨,戴入皇室宗族谱录才行。这位王爷年约五旬,还大动干戈纳个有身份的妃子过门,看来是爱极了那位姑娘了。

杨凌和张永见他端茶,已经站起身来,听了这话不禁相视一笑,齐齐俯身道:“原来王爷有大喜事,恭喜恭喜,五日后,下官一定来王府相贺。王爷事务繁忙,下官二人不敢多有打扰,就此告辞!”

第一百八十九章 君行塞上

钦差仪仗缓缓走向驿馆,城里百姓见惯了大队官兵,没人在乎这支两百多人的队伍,仍然为着自己的生活忙碌着、享受着。

这些生存在社会最底层的百姓,所求并不高,今天鞑子离得远一些,风小一些,阳光暖一些,都是一件值得他们庆幸和开心的事。

大同有寺院、尼庵、道观上百座。城中处处可见,真可谓是寺庙林立,殿堂壁连,香烟缭绕,经诵不绝,这常年杀伐之地,俨然是佛国胜地。

寺庙道观前边的空地,照例都是摊贩们集中的地方,由于大同是蒙古通往晋冀鲁豫的咽喉要道,因而尽管双方战事不断,集市上出售的许多货物仍是蒙古人的皮草、药材、马具等货物。

集市上也有很多蒙古人,并没有汉人对他们存有敌意,彼此离得这么近,许多活不下去的蒙古人偷偷跑到汉人的地方做苦工、卖货物,大户人家大多还养了些忠心耿耿、身强力壮的蒙古武士,这些人常年生活在此,对于汉人的感情比自己的部族更深。

再加上那时没有快捷的通讯方式,所谓奸细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真打听到点情报等他们送回去也早已失去时效,远不如战场上的斥候管用,所以巡抚衙门对他们看管也不甚严,只要有人作保、随身不携带武器,他们的人身自由同汉人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