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页

“没有了……”苏八娘摇摇头。

“那本官只好以程家的诉状为主了。”周大令沉声道:“程家对你的控诉,其中四条符合‘七出’,如果你不能反证自己的清白,本官只好任其休妻了。”

“大令明鉴。”苏八娘惨然一笑道:“民女生在书香门第,母亲又以妇德教我,自幼耳提面命,令我孝顺公婆、谨守本分。而民女嫁入程家二载,除最后两月卧床不起外,无一日不小心侍奉公婆,谨言慎行。从无骄纵无礼之言行,更不曾有椒房争宠之举止。是以除‘无子’之外,其余都是污蔑。”

“哦。”周大令望向那讼师道:“苏氏说你家污蔑,可有反证?”

“自然是有的。”那讼师冷笑道:“我们也不举家门之内的例子,因为人证都是程家人,不易令人信服。我单说一桩,今年清明节那天,半个眉山的百姓,都看见这妇人,被一个男子背着,抢出了程家大门,跑过半个眉山城,一直到码头上船而去。”说着他一指门口道:“大令明鉴,那奸夫,就在堂下!”

第七十六章 清白

‘哗……’人群爆发出一阵聒噪,民众纷纷大摇其头。不说还真忘了,在场便有许多人见过那一幕。想不到啊想不到,老苏家知书达理的一家人,竟干出这等伤风败俗之事。

宋承唐制,对通奸罪的惩罚,虽远不如汉代以前那样酷烈……在汉代以前,基本上是宫刑伺候,且捉奸者杀之无罪;但在唐宋两朝,最多就是有期徒刑两年……不过,这终究是令人唾弃的背德之事。

何况,苏洵所立的族谱碑,已是满城皆知,若他的女儿与人通奸,那碑上所刻的经文,就是打他自己的脸了。

到底有没有此事?人们的目光,纷纷投向那状师所指的男子——一个面容清秀的弱冠书生。

那书生一脸错愕,似乎有些懵了。他边上一个英气勃勃的青年,却一下挡在他前面,戟指着那讼师道:“怪不得人说‘哗鬼讼师、皆可杀之’呢!我用项上人头跟你赌他俩是清白的,你敢是不敢!”

“何人喧哗公堂!”周大令拍响惊堂木道。

“学生是被他污蔑之人的弟弟……”陈恪就要昂然入堂,却被二郎死死拉住。

“二哥……”陈恪不悦的回头。就见往日里温吞如水的陈二郎,一脸罕见的绝然。只听他沉声道:“三郎,你已经为我做了太多,剩下的就让我自己来吧。”

说完他越过陈恪,大步走入堂中,朝周大令深深作揖道:“学生青神县生员陈忱,拜见大令。”

“且平身说话。”周大令道:“方才对程家讼师的指控,你可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