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

其实不止一位相公,怀有同样心思。只是这种话,说出来,必然是要挨骂的。

但总不能让官家挨这个骂吧?等了好一会儿,都不见有人吭声,首相陈执中只好硬着头皮道:“回禀官家。岭南之乱,本是起自误解。据臣所闻,那侬智高原本一心内附,数度上表恳请册封,要求也一降再降,到最后,不过求一小小知州尔。然而他的内附降表,却都被原邕州太守所扣。侬智高自觉受辱,才会提兵去攻打邕州。现在他再次上表请降,官家为苍生计、为社稷念,应该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臣以为,似可接受其降表。”

“嗯。”待陈执中说完,赵祯点点头道:“诸卿还有什么看法?”

“臣以为万万不可!”韩琦向前一步大声道:“启禀官家,如果答应那侬智高的条件,那么岭南一地将永远脱离大宋!到那时,不仅丢失两路国土,整个江南财税之地,都会常年面临战乱,大宋根基危矣!”

“韩相公有些危言耸听了。”陈执中摇头道:“封他节度使,不过是羁縻之策,将来慢慢收其精兵、制其钱谷,则危害自消。”

“韩王这方子,是建立在太祖皇帝强大的军威上。”韩琦总是无法理解,为何像陈执中和高若讷这样无能的蠢材,却能位列宰执之尊?官家把国之重器当成什么了?他尖锐的讽刺道:“如今我们在战场上让人家杀得屁滚尿流,到时候只能把人家当爷爷似的供着!还收其精兵、制其钱谷……怕是要钱给钱、要粮给粮,一不顺心,就掀桌子干你娘!”

“你……”陈执中是儒雅的君子,别说御前爆粗了,就算私底下,也一个脏字都不会说,这下涨红了脸,在那里憋着说不出话。

“韩卿家,慎言。”官家只好打圆场道。

“微臣知错。”韩琦嘴上说着,神态却一点不在乎。

“你们二位意下如何?”官家再看向其余两位。

“臣附议韩相公。”庞籍出列沉声道。

“臣,也附议韩相公。”高若讷其实心里,是偏向陈执中的。但他哪敢得罪韩琦?都在枢密院办公,抬头不见低头见,怕要整天下被整得不来台。还是陈执中这样的君子,得罪起来毫无压力。

三比一,官家沉默半晌,方问道:“诸卿主战,可必胜乎?”

“只要朝廷选强将、用精兵,则可必胜!”韩琦斩钉截铁道,其实世上哪有必胜?只是这位官家什么都好,就是太求稳,不愿冒一点风险。你若不说把话死了,休想让他下定决心。

“何为强将,何为精兵?”被文官们鼓吹为第一儒将的杨畋都脆败了,官家哪里还有信心。

“回禀官家,精兵,非西军莫属,强将,则近在眼前。”庞籍唱个大大的喏,一字一顿道:“剿灭侬智高,非狄青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