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页

第二天,陈恪便接到旨意,任命他为广南西路转运使判官、邕州团练副使、管勾漕运军粮事。接旨后翌日启程南下,不得声张。前来传旨的官员,又让他开列了征调人员的名单,告诉他那些人将在邕州与他汇合。

“朝廷还真是信任你,一股脑都交给你来负责。”待那官员走后,柳月娥道。

“笨,我是判官、副使,那必然还有一位正使。更重要的是,我手里没有圣旨。”陈恪摇头道:“所以正使才是钦差,我就是个下面办事的。”说着叹口气道:“既让我主持操办,又掣肘于我,虽说是题中之义,但让人好不憋气。”

“谁让你年纪轻轻,资历又浅。”柳月娥幸灾乐祸的笑道:“而且还有个胆大妄为的坏毛病。”

“嘿……”陈恪被她说得没脾气,话锋一转道:“不过至少,你们不用再被软禁了。”说着轻声道:“月娥,回家吧,你爷爷年纪大了,不能总让他担心……”

“昨晚我已经回去看过了。”柳月娥却幽幽道:“我爷爷还能舞得动八十斤的大刀。”

“哦?”陈恪惊得张大嘴巴,这可是皇宫大内,柳月娥却能跟自家后院似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也太高手了吧?“老爷子见了你,肯定很高兴吧?”

“我还不想回家,所以没露面。”柳月娥冷笑道:“你这个笨蛋,还要继续去冒险,没有保镖怎么行?”

“呵呵……”陈恪干笑道:“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就是不好意思说。”

两人正说话,张俞和侯义进来了。

“没别的事,我先出去了。”柳月娥丢下淡淡一句,走了出去。

张俞和侯义进来,对陈恪道:“大人,宫里人告诉我们,可以离开了。”

“嗯。”陈恪点点头道:“朝廷已经下决心,要出兵大理了。”

“那,我们该怎么办?”两人兴奋道。

“朝廷将以在大理开矿的权利为抵押,向汴京钱号借款,作为军费和疏浚水陆交通的费用。”陈恪道。

“汴京钱号能吃得下么?”侯义是汴京钱号的小股东,知道钱号还处在消化十三行铺贷款的阶段。其实就算没有十三行铺的压力,也支撑不起这么大的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