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也许韩相公要的就是这效果。
※※※
此刻韩相公踞坐在案后,抱着双臂眯着眼道:“你怎么看?”
沈遘恭声道:“王介甫为人执拗,好认死理,做出什么都不足为奇。”
“哼哼……”韩琦嘴角却挂起冷笑道:“你真相信,他那个儿子的所作所为,与他无关?”
“他儿子做什么了?”沈遘一愣道。
“没什么。”韩琦才意识到对方并不知情,便摇摇头,沉声道:“王安石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他不肯撰词的理由是,苏辙‘袒护宰相,专攻人主’。”说着啐一口道:“那厮的策论我又不是没看,他说‘宰相不足用,欲得娄师德、郝处俊而用之’,怎么能说是袒护宰相呢?”
“也对啊。”沈遘没想过这问题,闻言奇怪道:“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一是撇清自己,向世人展示自己无党。”韩琦冷冷道:“二是,无非要拉老夫下水。”
沈遘不是蠢人,一下就明白了韩相公的意思。封还词头只是个开始,不可能就这么算了,否则皇帝的权威何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事堂来协调了。
而王安石的说法,让政事堂没法袒护苏辙,不然双方真成了同谋——将大宋朝内忧外患的原因,统统推到皇帝身上了。
以富相公的操行,是万万不会答应的,却也不会去惹这种是非,最后还是得韩相公来处理。
“好在相公反对录取苏辙,这是天下皆知的。”沈遘轻声道:“正好顺水推舟……”
“此中有诈……”韩琦紧皱起眉头来,多少年凶险的宦海生涯,使他有了预感危险的本能。站起身来,在值房中踱几圈步,韩琦一拳捶在厚厚的台面上,恨声道:“周瑜打黄盖!”
“啊?”沈遘一惊道:“相公何出此言?”
“哼……”韩琦哼一声道:“老夫看过苏辙历来的文章,都保守的很,在三苏中也是最低调的一个,他写出这种大胆包天的策论,奇不奇怪?”